医师节里的“健康守门人”:滨城区梁才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坚守与温度

鲁网8月19日讯当医师节的赞歌在城市上空回响,有这样一群医生,他们没有站在聚光灯下,却始终守在居民最需要的地方——中心的诊室里、诊床旁、检查仪器前、家医团队查体处。他们是离居民最近的“健康守门人”,这个属于全体医者的节日,对他们而言,不过是又一个寻常的工作日。

医院的走廊里,总有一些身影格外让人动容——不是匆匆穿梭的急诊团队,也不是手术室外等候的家属,而是那些一步步走向行动不便老人的医生,张大娘因脑梗后遗症行动不便,每次来医院都要家人抬上抬下。索建芬医生得知后,特意把诊室“搬”到了走廊,为病人问诊,她知道,对行动不便的患者来说,医者的“多走一步”,就是他们“少受一分难”。这种身影还有很多,他们用行动告诉我们:真正的医者,不仅能治愈病痛,更会用尊重与体谅,为每一个生命撑起一片从容的天地。

中医康复科的医师们,是传统医学的传承者,也是现代康复理念的践行者。他们用银针疏通淤堵,用艾灸温暖经络,用推拿激活气血,更用“治未病”的理念,教会患者如何与身体和解。在他们看来,康复不仅是功能的恢复,更是生活信心的重建,他们用藏在银针草药里的温柔,用“慢功夫”为患者托举重生的希望。

“张大爷,试试这个角度,咬一下试试?”口腔科的诊室里,赵艳蕾医师正扶着一位老人的下巴,仔细调整着刚戴上的义齿。为老人装义齿,从不是简单的“按尺寸定制”,每一次义齿的佩戴都需要无数次调整,才能让老人真正感觉到量身定制的舒适。在口腔科,没有急诊室的紧张,却有着“慢工出细活”的坚守。医师们用精准的测量、耐心的调整,让冰冷的义齿有了温度,更让老人们重新找回“好好吃饭”的幸福。

在这个特殊的节日里,还有在中心卫生室为老年人查体的家医团队,他们是村里老人们最熟悉的“健康管家”。他们知道哪位老人有高血压,得提醒少吃盐;记得哪家大爷有哮喘,要嘱咐天凉加衣。体检时,他们耐心地为每一位老人测身高体重、测血压、心电图、抽血留尿,彩超等,让这些居住边远行动不便的老人,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细致的检查,听到明白的解释。这或许不是什么惊天动地的大事,却藏着最朴素的医者情怀,在离百姓最近的地方,用最实在的行动,守护着一村人的健康。

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没有惊心动魄的抢救,却有着细水长流的守护。医师们记得每个慢性病患者的用药习惯,清楚哪家有独居老人需要定期上门,这份坚守,藏在一次次血压测量的数值里,藏在反复叮嘱的用药说明中,他们用日复一日的平凡,筑牢基层医疗的第一道防线,让健康的种子在社区土壤里生根发芽。(通讯员 杜桂玉)

责任编辑:范贵勤

上一篇: 济宁曲阜停祭孔展演暂停
下一篇: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