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个在保姆界,真实且励志的故事:
保姆小兰,在女主没有解释,没有前奏的情况下,被炒了鱿鱼,离开了女主家,也没有给敬爱的姨妈打声招呼,心里有点不是滋味。
但转眼就释然了,女主是个不好相处的人,自己在她们家能干那么久,已经很不容易!
人生皆过客,不管姨妈如何可敬可爱,女主如何可怜又可恨,总归迟早有一天,小兰是要离开的,迟点早点结果都一样。
好在,比起刚来北京时,身无分文穷困潦倒样子,现在,小兰的口袋里已经有了差不多一万块钱了,腰杆子最起码直起来了。
小兰心里还是感激女主给了她工作的机会和收入!
所以也没有多失落难过,提着包包又回了家政公司。
一进门,那些原来的老姐妹们,看见小兰提着包回来了,断定小兰被炒鱿鱼了,都一齐放声大笑起来。
小兰没有反应过来!自己被炒鱿鱼了,姐妹们不但不同情,反而齐声喝彩,笑个不停。这是个什么意思?自己的人缘不会差到被炒了鱿鱼后,有人明目张胆的看笑话吧?
虽然摸不着头脑,被她们的笑声感染,小兰也傻乎乎的跟着咧开嘴笑了。
有个姐妹说:你笑什么呀?我们笑明白你笑糊涂呢?
小兰说:你们都在笑,我也跟着笑笑。和你们一起开心开心!
女主的上一任保姆也在,她笑的最凶。
边笑边捂着肚子说:你们看看我说什么来着?谁去了,都干不了多长时间就被女主炒了。
哦,原来,姐妹们在打赌:说小兰在女主家干不到几月几日!
唉?没想到又被说准了!
一会,她忍住笑对小兰说:没什么大不了的,这里站的每个姐妹都被女主轮番炒过鱿鱼了,不过,所有被炒过的姐妹里,你是在她们家干的时间最长的!说明你还是很优秀的!
小兰一听就苦笑了。本来还以为自己是个例外,没想到结局如出一辙,没啥特别的,更没什么值得骄傲的。
虽然女主的性格有点问题,但小兰也是有错在先的。工作态度不端正,缺乏耐心,如果换个角度,能替女主想想,说不定那晚,小兰也就不会蒙着头睡觉,把女主晾在一边,女主也就不会生气了。
算了,不想了,继续干吧,不情不愿也委屈,被炒了,又觉得窝火!人就是这么矛盾!如果是小兰炒了女主,心里是否会平衡一些,得意一些!舒服一些,可惜,目前为止,小兰还没有这样的底气和资本!
那就:只有“忍”!
到了公司,小兰才知道,昨天下午女主急匆匆出门去,其实是到家政公司招新保姆了。有几个被女主炒过的姐妹在公司里见到女主,认出了她。
所以,她们预测,小兰马上就要下户了!
看来,这女主真的是个冷血动物,一点情谊也没有。说翻脸就翻脸。
小兰转身环顾了一下,身边站的这些姐妹们。基本上还是她刚来北京时的认识的那些人。有几个姐妹,一日三餐,为了省钱,依然在啃馒头咸菜。
她突然觉得,大多数人都是一样的,谁也无可指责。
就像这些每天吃馒头的姐妹,为什么非要在家政这棵树上往死里吊呢?改变思维,干点别的最起码一个月也有点收入吧,比如,去饭馆里洗碗端盘子。就像女主,那死硬死硬的怪脾气。为什么不敞开心扉接受新事物,做点改变呢?
真的是:可怜之人必有可恨之处。
唉!不管怎么说,总归是失业了,时不待我,分秒必争,目前最要紧的是赶快重新找工作。小兰给老师说:请老师继续帮我留意单子吧!
老师说:放心吧,义不容辞。
小兰想起女主家楼下的超市里买水果的小伙说的话:去北京最大的水果批发市场去看看,反正现在也在下单中,闲着没事干。
去看什么呢?小兰自己心里也没有一个明确的答案,也许就是随便看看,走走,也许是想寻找点未来的希望之路吧。总之,小兰的心里有个声音在不断的提醒自己,难得来北京,得好好利用这次机会,到处走走看看。
第二天一早,小兰早早起床,出门去街边,吃了一碗老北京豆花,一根油条,嘴一抹。背着包就出发了。
以前,不要说北京的水果批发市场,就是老家的,小兰也没有去过。
打听了半天,都说水果批发市场一般都在郊区,路途比较远。还好,有一个热心的路人说:朝阳区南磨房有一家大型水果批发市场,离这不远,小兰马不停蹄的坐车直奔南磨房。
天气可真好啊!晴空万里无云,天空湛蓝湛蓝的,蓝的就像被水洗过一样的新炫,耀眼,红彤彤的太阳☀️无遮无拦的直射下来,晒得每个人脸都油光满面,黑黝黝的。
小兰坐在公交车上,透过车窗玻璃,看着窗外,一路上一闪而过的风景向后移去,那远处,参差不齐的高楼大厦,掩映在熠熠生辉的太阳光折射出的凌波里。风摆杨柳,绿波起伏跌宕。多像小兰的一生!像雾像雨又像风!
公交车走了很久,老远看见了一堵围墙上面,冒出来的巨大的高空遮阳网,批发市场快到了。
走进去,发现水果区和别的批发区域不一样:这里没有柜台,没有格挡。只是一块地方划分成一个摊位,有很多摊位只停了一辆货车。
尽管一大早,紧赶慢赶的,小兰去的还是迟了点,很多摊位已经收摊。
市场里的人说,为了保持蔬菜水果的新鲜感,半夜两三点,商贩们就已经开始批发了,紧俏的蔬菜水果,天不亮,就已经批完了,剩下的都是存货量太大或者需求量小的。
小兰在水果区,慢慢走着看着,发现这里批发的水果,都是从外地拉来的,是北京市本地没有种植的时令水果。
这些批发商们,开着像集装箱似的大车,到了市场,也不用卸车,站在车上就开始大声吆喝:来来来,看一看,新疆又大又甜的哈密瓜,个大瓤饱,水分足!闻一闻,哈喇子能掉到脚面上!看一看尝一尝……
来呀!兰州的白兰瓜……
来啊!海南岛的椰子……
苹果了!苹果了……
刚开始,他们批的价格高一点,剩的不多的时候,就开始一点一点的降价批发,他们想早点批完,早点走。
顾客少的时候,商贩们替换着在车厢里睡一睡,也不去住店,一车批完,即可开车往回赶。
小兰看有辆车前没顾客,走过去和司机打了个招呼,问司机:为什么要把时间赶的那么紧?
那位司机说:省钱呀!外地人,到北京来,过路费,吃住,停车费,市场管理费等等哪个不要钱?加起来不少呢。
他们启程时就算好了车程,掐着开市的时间点到达市场,一进市场,车停好就开始批发,快的话,几个小时就完了,这样可以节约不少开支,即提高效率,又降低运输成本。
小兰仔细一想,那人说的很有道理,只是,人就辛苦受罪了。
市场里太吵啊!各种叫卖声,此起彼伏,声音一浪高过一浪!加上各种还价的,称称报数的,叫车拉货的……
哎呀呀!整个市场吵吵嚷嚷,乱哄哄的。
小兰转了几圈也没有发现,批发家乡皇冠梨的批发商。
这个市场真大,小兰只在水果区转了两三圈,就已经到了下午的两点多了。肚子饿的“咕咕”直叫。
可是,小兰莫名的有点兴奋,依然想找到那个把家乡的水果拉到北京城的人,想问问他是怎么做到的?
可惜,今天不凑巧,此刻,市场里,不管是批发商,还是顾客,都已经稀稀拉拉,没几个人了。看来是要休行罢市了。
小兰依依不舍的走出了水果批发市场,今天似乎白跑了一趟,什么也没打听到,又似乎有一道希望的曙光在心底里冉冉升起。
有人说:人生没有白走的路,小兰的这一趟不会白来。也许有一天,自己还会来这里。
她在市场大门外的餐馆里买了一碗面,一边吃着,一边仍在想:那人是怎么做到的?
种植户零零散散,水果的质量良莠不齐,怎么收集到一起,又怎么联系到的车?怎么进的北京城?等等一系列的问题,困扰着她,想不出个道道来……
恰在此时,老师给小兰打电话。有个单子需要去面试。
小兰放下吃了一半的面,急匆匆的去了公交车站。
到公司后,老师交代小兰:这家主要是做饭保洁。客户一家四口家,四百平,两个小男孩,一个三岁一个四岁。晚上要给两个孩子洗澡。介绍完客户的大致情况,老师又给小兰辅导了面试的技巧,怎么自我介绍?个人简历怎么叙述!怎么应对客户的提问?
小兰觉得这些死记硬背,教条僵化的模式,自己弄不来,倒不如实话实说来的真实自然,可信!就看主仆的缘份了。
依着老师给的地址,小兰很快就到了客户所说的面试地点:一个高层建筑的住宅区,单从大门的门头设计布局到小区绿化,实在也看不出有什么特别的。
只是,这院里的四栋楼,看外观,像一面扁扁的,长条形的,厚厚的玻璃片立在院子里,而且是斜面平行,错开菱形而立,并不是正正当当,规规矩矩的南北朝向。
所以,虽说在群楼林立的闹市区,透过群楼,这四栋楼还是很新颖别致的,独树一帜,特别显眼。
楼好高,要看楼顶,得把头抬起来,把后脑勺顶到后背的脊梁骨上,才能看到直插云霄般的楼顶。就像“《西游记》里孙悟空插入云层的金轱辘棒”,小兰无法想象,在这么高的楼里,四百平米的房子,是怎么布局的?难道是复式结构的?
一看时间尚早,小兰在院子里大致浏览了一下:其实也曲径通幽,水榭亭台,鲜花盆景。绿树草坪,一样不少。看来这个小区是一个不显山不露水的隐形富人区!
光听这个地理位置XXX和小区的名字(XX海景别墅),就让多少人望尘莫及,叹为观止。
难道是明星?或者超级富豪!亦或是像马云一般的人物?
小兰给客户打了个电话,告诉她自己到了指定地点。
欲知后事如何,且看下集
—我是潇潇山雨,坚持原创,记录生活,关注我分享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