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袋子保卫战!平安融易日照分公司全力织密金融安全网

近日,莒县打击治理电信网络新型违法犯罪联席会议办公室向平安融易日照分公司发出表扬函,表彰咨询顾问刘忠莹成功阻止一起涉案40余万元的房产抵押贷款诈骗。这场发生在业务窗口的“钱袋子保卫战”,展现了金融从业者的专业素养,也是平安融易常态化防非反诈工作的有力证明。

一线顾问识破“高收益”陷阱,警企联动守牢钱袋子

当天,一位女士神色焦急地来到平安融易日照分公司,申请办理房产抵押贷款,称自己开的女装店急需资金进货。然而,审核过程中,咨询顾问刘忠莹敏锐发现其银行流水异常——她向外地多个账户进行了多笔转账。这一不寻常的情况立刻引起刘忠莹的警惕。

深入沟通后,刘忠莹了解到事情原委。原来,这位女士在网上结识了一名自称“军官”的人,被诱导参与一个所谓的“高收益理财项目”。在对方话术与高回报诱惑下,她已陆续投入近50万元,此次打算用40万元抵押贷款继续投入。

凭借丰富的工作经验和专业知识,刘忠莹迅速判定这是一起典型的“杀猪盘”电信网络诈骗。他当即向这位女士指出,这种所谓的高回报投资实为骗局。该女士因为已投入巨资一时难以接受。

为让该女士尽快认清骗局,避免更大损失,刘忠莹果断联系莒县公安局。民警接到消息后,火速赶到现场。随后,经过刘忠莹与民警3个多小时的耐心劝导,拆解诈骗手法与案例,客户意识到自己被骗:“非常感谢平安融易的工作人员,如果不是你们发现,我可能还会继续被骗。”

不止于“救急”,常态宣教筑牢群众防骗意识

此次成功拦截并非偶然,而源于平安融易日照分公司对防非反诈工作的长期坚守。公司始终将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放在首位,通过“线上 线下”常态化教育宣传,为群众夯实防骗屏障。

今年4月,志愿者团队走进日照街道屯沟大集,开展“金融消保在身边”主题宣传,向村民普及金融知识,重点讲解“代理退保”“非法集资”等陷阱特点及手法,结合案例特别提醒中老年群体提高警惕,牢记“不轻信、不转账”原则。志愿者们还耐心解答村民疑问、传授防骗技巧,有效增强村民的风险防范意识和能力。

日常业务中,一线人员也早已将反诈提醒融入服务全流程。从客户咨询开始,便留意可疑投资、大额转账等情况,结合案例主动提示风险,让防骗意识随服务自然渗透,持续筑牢群众心理防线。

从业务窗口精准拦截数十万元诈骗风险,到深入集市普及防骗知识,平安融易日照分公司的每一步实践,都是对陆金所控股“政策指引、多元宣教、协同共治”防非反诈格局的精准落地。

截至2025年6月,平安融易已配合警方、工商部门有效处置涉黑案件83起,其中立案34起,行政打击11起,公安立案6件。这既是公司履行社会责任、保护消费者权益的直接体现,也是“警企联动、协同共治”机制见效的有力证明。

作为金融服务一线的“安全卫士”,平安融易日照分公司始终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理念——当下严控风险、守住群众“钱袋子”,长远提升公众金融素养、培育“防骗免疫力”。这种“点面结合”的实践,响应了国家筑牢金融安全防线的要求,也为构建更健康安全的金融生态环境注入正能量。

上一篇: 前7个月,滨州市外贸进出口总值800.8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7.9%
下一篇: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