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西第一大城市(巴西最大的城市)

文图 | 老理行

我的南美四国(巴西、阿根廷、秘鲁、智利)行有效时间也就18天的样子。

用短短18天时间去游览偌大的南美洲几个主要国家,只能是“抓重点”了,而且这些所谓“重点”,也只能是走马观花,匆匆而过。不过,总算在这个让许多人望而生畏、想来而又不敢来的地方(畏惧的主要原因:一是距离遥远,要连续坐23个小时飞机才能抵达,二是社会治安较差,担心出现意外)转了一圈,收获还是蛮大的。我即将推出的南美行系列游记将证明这一点。

虽说我们“南美四国行”的第一站是巴西第一大城市圣保罗,但我的游记却要从巴西的第二大城市里约热内卢写起,其原因很简单:那里有巴西的标志性景点、也是世界新七大奇迹之一的“耶稣山”。

我心里有个“小九九”:从耶稣山写起,可以让我的“南美四国行”游记一开始就能吸引博友的眼球,激起阅读兴趣,并加以关注,从而能持续地看下去---尽管这是我的一厢情愿。不过,“好的开头往往是成功的一半”这句话,我还是相信的。

在我的脑海里,一直觉得,耶稣山就是里约热内卢的化身,而里约就代表着巴西,这可能与一些外国人“将天安门看作北京,而北京就象征着中国”是一个道理。

所以,登顶“耶稣山”,也就成为巴西之行的重头戏,也是我期盼已久的一件事。

我是在结束了有着“亚马逊心脏”之称的玛瑙斯市游览后,乘坐飞机经过5个多小时的航行,于当天晚上9点多钟到达里约热内卢的。第二天早上我才发现,我们下榻的酒店不远处就是大西洋,而且距离耶稣山也很近,站在酒店的楼顶就可以遥看“耶稣山”。这种天赐良机我当然不能错过。

这还用得着别人提醒吗?一大早上,我就迫不及待地挎着相机,先在有着“世界上最性感的海滩”美誉的科帕卡巴纳海滩溜达了一圈,欣赏这里的蓝天白云、海韵椰风,在沙滩和海浪中感受只属于里约的热情与快乐!

瞧瞧,这“世界上最性感的海滩”之称真是名不虚传。这还只是早上,要到下午你再看看,整个科帕卡巴纳海滩一定是火辣辣的场面。

到底是足球王国,哪里都是足球场地,这在沙滩上就“踢”上了。

接着,又去酒店楼顶眺望矗立在山丘上的巨型耶稣像,因距离相对还是较远,那耶稣像看着仅有“星星”大,且隐身于云雾中,通过用70--200镜头拉近后拍了几张,从中感受到了他那居高临下、拥抱世界的宏伟气势。

这算不算是正式登顶耶稣山之前的“热身”和“心理调适”?由远而近,去慢慢揭开“耶稣像”那神秘的面纱。

上午9时许,我们坐旅游车(也可以坐缆车上去)去往耶稣山,开始了此次南美之行唯一的一次带有“朝圣”意味的游览活动。

据导游介绍:耶稣像所在的山“官名”叫科科瓦多山,又叫耶稣山、驼峰山、基督山,山高约710米,是观光里约最理想的地方。这座山也因1931年落成的基督像而世界闻名。

这正应了我们古人说得那句话:山不在高,有仙则名。这基督像不仅让这座山丘扬了名,也让里约热内卢成为一座世界名城,以致包括我在内的许多游客误以为里约即是巴西的首都,而真正的首都巴西利亚却因有它罩着显得寂寂无闻。

当然,里约的“耀眼”也与这座城市本身的美丽有直接关系:它背靠耶稣山,面朝大西洋,国家公园散布于城市中间,市内大街绿树成荫,加之它又是桑巴舞的诞生地,从而让里约充满着迷人的魅力。

看看我在去往耶稣山半山腰拍的里约全景,说不定你会对它赞不绝口。

眼前这一片房子是里约最大的贫民窟。据说,比它略小一点的贫民窟,在里约还有好几个。

从这里遥望里约市区,让人感到这才是名副其实的森林城市:城在林中,林在城中,互相交融,相得益彰。难怪有这样一句话:上帝用了6天创造了世界,第7天创造了里约热内卢。

面包山,高394米,因形似法式面包而得名,位于瓜纳巴拉湾入口处,也是里约的象征之一

里约也是一个真正的山水之城,它依山傍水,有山有水,山、水、城融为一体,使整个城市富有层次和变化,展现出动人的风采。

有人竟然这样形容里约的美:这是一个美得让人窒息的上帝之城。

实际上,上到山顶,只是完成了一个心愿。而对于我来讲,在这半山腰观景台上欣赏里约的城市美景胜过其它。

与国内许多旅游景点一样,我们的旅行车不能直接开到山顶,出于安全考虑,中途还得换乘景点的专用车辆,因为距离山顶越近,山势就越陡峭,路面也越险峻。

这是我在半山上一个纪念品商店里翻拍到的一张从空中拍摄的耶稣山照片,可以清晰地看到驼峰山的险峻。

山上纪念品商店摆放最多的还是各种质地的耶稣像,琳琅满目。由于我不是基督徒,要不然,我也会请一尊放在家里“供着”。

想想看,在80多年前,能在山顶上建成这座高38米、宽28米、重量超过一千吨的“庞然大物”,实属不易。这就是信仰的力量,也是人类智慧的力量。

尽管在上山途中对“耶稣像”有过种种猜测和想象,但当真正来到了山顶的耶稣像前,还是被他那巨大的身躯和独特的造型所震撼。

这是为纪念巴西独立100周年而建造的。巨像的完美落成,巴西天主教团和修女们联合签名提议功不可没,而巴西著名雕塑家瓦尔·科斯塔及其同伴们的精心设计和施工也起了关键性作用。

据说,塑像的底座和身子是在山上用水泥浇筑的,而头和手臂是在法国制作,后期组装上去的。当时我在想,之所以将30吨的头和57吨的手臂交由法国人完成,是否因为法国人有建造埃菲尔铁塔和为美国制作“自由女神像”等大型纪念物所积累的丰富经验?一定是。术业有专攻嘛!

我们很幸运,是在小雨相伴、云雾陪同下来到耶稣像前的。这是否意味着耶稣在给游人洗礼?导游肯定地说,“当然是”。

抬头仰望,只见他面向东面碧波荡漾的大西洋,脸部表情庄重、威严,伸展着长长的双臂,既像一个巨大的十字架,更像是在拥抱里约这座城市,乃至整个世界,充分展示出上帝博大的胸怀。

山顶时而细雨霏霏,时而云雾缭绕,让本来就充满神奇色彩的“耶稣山”变得更加神秘莫测,难以捉摸。

我在想,耶稣像虽然是钢筋水泥铸就的,但他在与里约风雨同舟近九十年后的今天,早已成为这座城市生命的一部分。无论是白天还是夜晚,人们从市内的各个方向都能看到他,接受他的心灵抚慰。他也注视着这座城市的各个角落,像是在默默地为人们祈祷!


“耶稣”俯瞰下的里约热内卢,云雾萦绕,时隐时现,呈现出水墨丹青,诗情画意,令人大饱眼福,回味无穷。

让我们也像基督徒信仰的“上帝”那样,伸展双臂,拥抱美好,拥抱世界,拥抱未来!

(整理于2018年1月,修改于2022年7月)

上一篇: 若曦和八爷有肌肤之亲吗(若曦和八爷差多少岁)
下一篇: 韩寒老婆(韩寒妻子金丽华生1子 一次又一次出轨开房曝光)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