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有凌云志,勇攀新高峰,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近年来,定边县积极抢抓“一带一路”、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榆林国家能源基地建设等多重战略叠加机遇,全力培育“九大产业”,打造“油盐煤气”传统能源和“风光电氢”新能源两个千万级能源基地,持续推进“两区一中心”“五个定边”建设,全力以赴争创一流,在新发展阶段,实现定边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2022年地区生产总值预计完成400亿元,同比增长3%。
定边县城部分市貌
量质齐升 跑出高质量发展“加速度”
机遇催人奋进,发展时不我待。定边县立足新阶段、贯彻新理念、融入新格局,被赋予全新定位的定边县紧扣“高质量”,描绘“工笔画”,城市发展进程正按下加速键。
“在项目签约洽谈过程中,我们仅仅用了40天,在我们以往的项目签约洽谈过程中,这个时间非常短的。”中材科技(榆林)风电叶片有限公司党群工作部副经理张勇瑞说。
中材科技(榆林)风电叶片有限公司投资建设的年产300套风电叶片项目是2022年榆林市级重点项目、定边县级重点项目,产出的叶片将应用至陕、甘、宁、蒙四省及周边约500公里范围的优质风资源区域,同时可为多个国家战略性风场基地提供基础服务,助力国家实现“3060”双碳目标。
工人们正在抓紧施工 卢云云 摄
“今年9月份,我们中材科技(榆林)风电叶片有限公司年产300套风电叶片制造基地建设项目正式开工,目前我们项目已经完成建设,设备也正在调试当中,赶在这个月底就能实现首批产品下线。”张勇瑞说,目前我们已经接到2023年的订单达到600余套,在2023年将是一个满产的状态。
定边县年产300套风电叶片制造基地建设项目产销两旺的生动画面,也是定边县打造区域新能源产业集群迈出了坚实一步助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一个缩影。
龙头企业带动产业高飞,赋予定边县高质量发展的深厚底蕴。2022年,定边县上下紧锣密鼓、忙而有序,议定措施、细化落实……跳起摸高、俯身抓实,一大批体量大、分量重、质量高的项目纷纷入驻定边,沃驰100MW光伏和陕煤300MW光伏项目已经全部建成并网,华能100MW、国能100MW和华润50MW光伏项目相继开工,整县屋顶分布式光伏试点项目实现零的突破,全县新能源并网规模达到4830MW,全年发电量预计达到80亿度;锂电池正极材料、数智农业示范基地等一批项目成功落地建设,其中,中材科技(榆林)风电叶片顺利实现全县首个“交地即交证”的办证模式,5G智能终端制造项目是定边县招商引资历史上首次成功引进的高端电子制造产业和外商直接投资项目,第一次真正实现了与粤港澳大湾区经济合作。
创时代(香港)科技有限公司的5G智能终端制造项目进行室内装修 卢云云 摄
初心笃定,才能行稳致远。2022年,全县招商引资到位资金122.3亿元,完成市上下达111.8亿元的109.4%。16个市级重点项目开复工16个,开复工率为100%,完成投资50.3亿元,占年度计划投资49.4亿元的101.9%。112个县级重点项目开工94个,开复工率为81.3%,完成投资92.7亿元,完成年度计划109.7亿元的84.6%。县本级固定资产投资预计完成94亿元,同比增长19%,完成全年任务94亿元的100%。
齐头并进 工贸赋能注入高质量发展新动能
企业作为市场主体,是经济的力量载体,是经济活动的主要参与者、就业机会的主要提供者、技术进步的主要推动者,在高质量发展中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海螺创业陕西邦达环保工程有限公司一角 卢云云 摄
走在定边县产业园区,处处涌动着加快发展的热潮:落地生根的重大项目、机器轰鸣的生产车间……一幅工业经济蓬勃发展的生动画卷正徐徐展开,折射出定边这座城市飞快的发展速度和充足的发展潜力。
走进陕西建工新能源(定边)风机重型塔架生产基地建设项目的生产车间内,工人们正在抢抓工期紧张作业……陕西建工新能源(定边)风机设备制造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郑登超介绍说,“今年以来,县上给我们包括税费缴纳等相关优惠政策继续延长6个月缓交,极大地缓解了我们企业的资金压力。”
受益的不只是风机制造一家企业。今年以来,定边县严格落实中省市各级出台的稳企惠企政策,精准落实落细各项优惠政策,切实减轻企业负担。印发了《定边县进一步加大对中小企业纾困帮扶力度的实施方案》和《定边县支持装备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试行)》两个政策,激发企业发展活力。
在全面落实纾困解难帮扶政策基础上,定边县结合实际制定了精准服务“五上”企业惠企助企18条措施、商贸领域提质升级促消费稳增长若干措施、“千人帮千企”行动。对全县156户重点“五上”企业,包抓干部深入企业,重点解决企业关注的难点、堵点问题。截至目前,定边县对各类民营企业累计减免各类税费4453.36万元;为全县35家企业个体奖励补助资金152.27万元;县政财政出资总投资200万元,发放4类消费券,直接拉动消费1120万元;组织引导中小微企业(个体工商户)注册使用“榆林市中小企业融资服务平台”,实现线上融资对接,共注册948家,授信金额2.90亿元,共撮合交易75笔;召开政银企对接会议,支持中小微企业稳岗扩岗,选聘35名大学生到定边县20家企业工作。同时,定边县还为县域内各类中小企业、规上企业、商贸流通企业争取并拨付各类惠企资金1095.8万元。这一揽子惠企纾困“大礼包”,为企业在发展中留足了“底气”。
投我以木桃,报之以琼瑶,这些“底气”也为定边县的发展交出了亮眼的“答卷”。1-10月份,全县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完成327.68亿元,同比增长25.7%,全年预计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达到370亿元,同比增长20.5%。
1-10月份,县本级限额以上贸易业实现消费品零售额9.26亿元,同比增长7.8%。前三季度,全县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完成34.03亿元,同比增长10.5%。2022年全年预计完成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49.5亿元。
截止11月全县实现进出口总额3166.17万元,完成全年任务的87.9%。全年预计完成进出口总额3600万。
双肩如铁,方可力抗千钧。定边县携手企业迈出高质量发展坚实步伐,合力开创更辉煌的未来。
“绣花功夫” 优化民生福祉提升城市品质
城市建设就像绣花一样,把精心、精致、精品的要求落实到城市每个角落,推进定边城市建设,打造更加优质的城市人居环境、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是全县人民对美好生活向往所在。而城乡的硬件设施和有形“躯体”,是支撑城乡品质不断提升的基础。
定边县体育中心方便了市民朋友们日常锻炼
“我们这个小区就是出行不方便,路不太好走,这个路一通,我们小区真的就是四面八方都通了,去哪都方便。”家住荣盛锦绣城的市民陈洋乐呵呵地说道。
陈洋口中的路就是定边县民主路路段,全长约1.749Km,道路为一条南北向主干路,目前已完成全段土方工程、管网工程、路基工程并对部分路段进行了油面铺设。与民主路相接的南园子路目前已建成通车,这为荣盛锦绣城的居民提供了极大的便利。
民之所往、政之所向。2022年,定边县围绕市政基础设施、公共建筑、旧城改造等方面实施城市更新行动,推进各类市政重点建设项目11个,总投资4.24亿元,年度计划投资2.6亿元;同时还推进重大前期项目12个,总投资5.9亿元,建设完成了一批惠民、利民、便民的项目。其中,南园子路、献忠西路、民主路全面完成了拆迁建设通车的目标;完成西正街、人民路、自强路、新元路人行道路面提升改造;英华路市场已建成投入使用;污水处理厂板框脱水设施已开工建设,2023年5月底完工;城区公园广场总面积约9.3万平方米,广场内绿化率33%;建成城区绿地面积381.55万平方米、绿地率20.6%、绿化覆盖面积427.11万平方米、绿化覆盖率23%、人均公园绿地面积6.6平方米……进一步提升了城市功能品质。
孩子在社区愉快玩耍 卢云云 摄
要“快”,更要“好”。住有所居,精准保障,定边县全年发放租金补贴45.97万元,通过财政“一卡通”向危房改造户兑付补助资金621.31万元,已完成对全县3725户农村低收入群体原住房鉴定工作;2022年实施老旧小区改造8个小区,涉及居民316户、楼房12栋、总建筑面积3.9万平方米,项目计划总投资2397万元。
网格化“绣花针”穿起城市管理“千条线”,定边县共划分11个城市管理网格,每个网格有执勤点、有牌子、有人员、有巡查日志、有制度、有巡逻车。同时,定边县公布治理内容,公开监督举报电话,主动接受群众监督,共办理市民热线12345举报件17起、百姓问政举报件8起,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描绘出“城市让生活更美好”的图景。2022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预计增长7%,达到37800元;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7.5%,达到19420元。
道阻且长,行则将至。在高质量发展的道路上,定边县以党的二十大精神为引领,因势而谋、乘势而上,继续做好“六稳”“六保”工作,持续改善民生,在全力打造国家级能源革命先行区、西部旱区生态农业示范区和陕甘宁蒙交界最具竞争力省际区域中心,建设富裕定边、绿色定边、文明定边、幸福定边、魅力定边的高质量发展道路上昂首阔步,奋力谱写新时代定边高质量发展新篇章。
作者:卢云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