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到赶回镇政府召开紧急会议的信息,黔东南州榕江县古州镇副镇长吴坤尧知道,自己与爱人领证的约定又要爽约了。两人本计划6月份就领证,却因连日的忙碌与突如其来的洪水一推再推。
6月23日23时,已在都柳江岸值守了3天的吴坤尧匆匆赶回古州镇镇政府会议室。汛情预警显示当晚洪水流量激增,洪峰水位已达249.07米,即将超过警戒水位线,古州镇需紧急疏散域内群众。

“洪水要来了,要去疏散群众。”给爱人发去信息后,24日凌晨零时,吴坤尧带领着13名党员干部奔向场坝街。
铜锣声里的生死时速:通宵转移3000多群众
“当!当!当!”
“洪水要来了!大家快撤离!大家快撤离!”
一边敲响铜锣,一边用喇叭大声呼喊,随后分工入户,只为尽可能地唤醒每一位熟睡的居民。那一晚,吴坤尧与党员干部们的呼喊声响彻场坝街的里里外外,从零时喊到5时,没有一刻停歇,一家接着一家敲门、一家接着一家转移。
古州镇场坝街位于榕江县城的低洼处,每隔几年就会遭遇水涝。当居民们听闻又要涨洪水,部分人心中觉得无非又像往年一般。“淹到一楼都顶天了,我们在二楼不会有事的。”
对于部分群众的不理解,吴坤尧只能用尽一切办法,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地劝说。与此同时,对于区域内60余名行动不便的特殊人群,吴坤尧更是反复清点,按照此前社区的台账入户查看,背着、抬着将特殊群众一一转移,生怕遗漏。最终在洪水侵入前,成功转移场坝街834户3432人。
随着天色渐亮,黎明迎来的并非曙光,而是更大的挑战。
24日上午6时,洪峰水位250.79米,超过警戒水位线,相应洪峰流量6233立方米每秒,且还在不断上升。
上午8时,当看到浑浊的洪水开始涌入街道,吴坤尧指挥着其他党员干部一边撤退一边将沿途能看到的群众一一疏散。

吴坤尧发现一处木屋内还有群众被困,他与同事立即前往木屋,但当一行人冲出木屋时,洪水已抵至腰部。若再往前走,恐有生命危险。他当机立断,让众人向一旁的三层砖房转移,并帮助砖房主人抢救家用电器上楼。
“刚搬到二楼,水又淹到二楼来了,我们又把电器搬到三楼,最后就只抢救来一台冰箱。”吴坤尧回忆,看着熟悉的街道被洪水彻底淹没,心中五味杂陈。“经历这样的灾难,那时候最担心的其实是家人和其他还没有来得及撤离的群众。”
此时,通信、电力全部中断,一行6人被困楼中。吴坤尧一边安抚群众,一边检查可用的物资。因冰箱抢救及时,里面保存的食材成了6人被困时的宝贵口粮。
泥水里的“拼命三郎”:朋友圈里的“救援接力”
25日凌晨2时,手机终于恢复了微弱的信号,吴坤尧立刻向爱人发信息报平安。看着断联的一天里爱人发来的一串串信息,吴坤尧心里清楚,只有尽早完成接下来的清淤重建,才能更快地与家人团聚。
上午8时,已被困24小时的吴坤尧见水势渐稳,立刻带着同事涉着齐胸的污水赶回镇政府,随后积极组织镇党员干部参与到古州镇的救援和清淤工作中。
他一边参与清淤,一边统筹协调机械设备疏通道路,保障救援物资送达、统计受灾情况等,在古州镇的很多角落,都能看到他与救援队伍并肩作战的身影。

看着街道窄巷内半米厚的淤泥,大型机械根本无法进入,吴坤尧带头上前,忍着刺鼻的异味用双手刨开垃圾与淤泥。“只有一个念头,尽快把家园恢复过来。”吴坤尧说。
连续多日的涉水工作,让他的双脚被污水泡得发白,长时间喊话令他的嗓子沙哑失声。“那时候嗓子火辣辣地痛,就靠比手势和写字跟其他人沟通。”虽然如此,但他始终冲在一线,毫不退缩。
1992年出生的吴坤尧,一直有个军人梦。2017年考入古州镇政府工作后,便加入到了民兵队伍的行列。武警官兵驰援榕江后,吴坤尧说能与他们并肩作战,让自己感到激动又自豪。“不管是军人还是干部,我们都是为人民服务。”
当救援队伍需要清淤设备,吴坤尧会想尽一切办法去调配,甚至发朋友圈:“场坝老街灾情最严重的地方急需三轮车和小型抓机”“万能的朋友圈谁能联系到吊车卸拖拉机,灾区急需!!!急急急”……
他笑称,这就像许愿一样,但也得到了一呼百应。朋友圈发出后,接二连三的支援随之而来,这份团结互助时常令他热泪盈眶,也更激励着他奋不顾身地投入到灾后重建中。

铁钉扎脚也要上:72小时连轴转后的“村超”之约
26日上午8时,在对积水区域进行清理时,吴坤尧脚下传来一阵剧痛,一颗锈蚀铁钉扎入了他的脚掌,鲜血顿时透过鞋袜流出。
他仅对伤口进行简单包扎便强忍剧痛继续投入工作。直至6小时后才抽出时间前往医院。同事劝他休息,他却说:“老百姓都还没安顿好,我怎么能休息。”
回忆起当时的场景,吴坤尧笑着说,自己早已对破伤风有了抗体,无须担心,“破伤风疫苗都不知道打了多少回了。”原来,自进入古州镇政府工作后,由于分管工作需要,他经常参与到危房拆除、垃圾清理的工作中,大大小小的伤不断。

因此,当被铁钉扎伤,吴坤尧首先想到的是如何重新投入工作。“当时很多干部都有受伤,比我严重的也有许多。有的被铁皮划伤小腿,有的被灯具砸伤缝了7针,相比之下,我那点伤真不算什么。”吴坤尧说,自己就是一颗钉子,哪里有需要就钉在哪里。
就这样,在受伤后的两天里,吴坤尧依旧坚守在清淤重建的一线,直至第二轮洪峰来袭。
28日,洪水再次将街道淹没,吴坤尧不得不与同事们一同撤回安全区域。此时,吴坤尧与同事们已连续奋战了72个小时。“到达安全区域后倒头就睡,做梦都在清淤。”吴坤尧苦笑,但也仅仅休息了3个小时,马上又再次投入到了新的工作中。
在之后的日子里,吴坤尧每天都忙碌在古州镇街道的里里外外。

“经常凌晨就要去到施工现场协调工作,但那时候大家也都像打了鸡血一样,不会觉得累,就想赶紧把榕江重建好,以崭新的面貌重现在全国人民面前。”吴坤尧说。
7月26日,榕江“村超”感恩归来,吴坤尧终于放下紧绷了一个月的神经,回到家中与爱人一起收看着“村超”感恩专场的直播。
此时,他皮肤黝黑,比一个月前瘦了10多斤。爱人深知吴坤尧的辛苦,从来没有过任何埋怨。吴坤尧感慨,爱人就是他最坚实的后盾,让他在前线时没有后顾之忧。
“我们找个时间去把证领了吧。”吴坤尧对爱人说。
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欧阳章杰
编辑 杨羽
二审 施昱凌杨韬
三审 覃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