玄武区上半年GDP增速位居主城第一

玄武区上半年GDP增速位居主城第一

“咬定”产业不松劲 壮大发展新动能

□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 邓露洁夏雪晴

7月底,达索系统智能制造中国总部在玄武区揭牌,标志着达索系统工业软件项目全面启动;同月,作为百度南京中心生态项目之一的小度技术华东总部落户玄武区,这是继阿里、小米、华为后,又一家在南京布局研发总部的互联网龙头企业。

全球工业“巨子”、互联网“大厂”纷纷投出“信任票”,正源于产业“同频”的核心吸引力。今年以来,玄武区锚定产业“关键词”,将产业强区建设贯穿全年发展主题,全面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强链,重塑中心城区经济发展崭新活力。

产业耦合催生“双向奔赴”

连日降雨,盛夏南京褪去几分暑热,但西门子Xcelerator团队成员依旧忙得热火朝天,筹备下月即将在玄武区举行的2025年第三届西门子Xcelerator公开赛全国决赛。大赛面向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创新团队发起邀约,在思维碰撞中开拓产业转型“新思路”。

去年9月,西门子Xcelerator长三角科创赋能中心宣布落地玄武区,作为西门子Xcelerator华东首个线下体验和应用服务中心,打造“智改数转网联”一站式数字商业服务平台。“玄武区在数据、大模型等赛道的政策布局与产业基础,与西门子在数字化、低碳化领域的技术和生态高度契合。”中心相关负责人表示。依托西门子Xcelerator生态合作伙伴“繁星计划”,中心已接连促进埃数智能、非夕科技等5家科技创新企业在玄武区“安家”。

正如西门子一样,今年落户玄武区的重磅项目,离不开产业“磁吸”。达索系统智能制造中国总部项目旨在助力制造业“智改数转”,提供SaaS服务、中小企业标准化解决方案及行业客户定制化服务;小度技术华东总部拟设立研发、行业解决方案等四大中心,重点围绕文旅、养老、体育健康等领域开展“智慧”探索。

而无论是达索还是小度,选择玄武区都有“数”可循:作为全省率先布局数据产业的板块之一,玄武区打造数据流通核心枢纽江苏国际数据港、省数据交易所,对标建设全省领先的数据和大模型产业集聚区,从基础设施、配套政策、产业生态等领域“多维共进”。这一创新“突围”,成为玄武区以产引商的“关键一招”。

扬“长”育“新”引领产业航向

作为南京市主城区,玄武区较早就面临着土地资源瓶颈、传统商贸服务业增速减缓等中心城区发展“困境”。当城市发展进入内涵式增长的新阶段,玄武区率先将目光瞄准更有价值、蕴藏机遇的新兴产业赛道,因地制宜推动产业强区建设,为区域发展筑强“筋骨”。

强壮产业,选好赛道是关键。“一方面,玄武区积极强化‘1 2 2’现代化都市型产业体系建设,推动文旅、商贸等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放大既有优势。”玄武区发改委主要负责人介绍,另一方面,瞄准一批新兴产业、未来产业赛道早谋划、先布局。

聚焦新兴产业,玄武区建立“1 3 2”工作组织体系,组建人工智能(软件)、新一代信息通信、生物医药三大产业攻坚推进办公室以及两大产业专班,全力推动数据、大模型、绿色低碳等战略性产业链式集聚。

引企育产,离不开优渥营商环境。去年7月,玄武区在全省率先出台首个聚焦大模型产业的支持政策,为企业提供服务平台搭建、算力资源、模型备案等全链条支持。今年3月,围绕产业科技、跨境电商、消费、旅游、数据、绿色低碳等领域,玄武区再次发布6项产业支持政策,以“真金白银”的激励为企业壮大添薪加柴、蓄能助势。

在应用场景建设方面,玄武区创新组建大模型工厂,聚焦垂直业务领域,让AI与应用场景精准匹配。去年7月,科大讯飞代码大模型全国总部落户玄武区。讯飞星原(南京)副总经理薛增奎透露,讯飞星原正在与玄武区大模型工厂共同研发面向南京市的软件效能服务平台,让AI化身“多面手”,以全链路的智慧化产品为产业赋能。

产业“扬帆”助推发展“破浪”

数据、大模型、绿色低碳……翻看玄武区政府工作报告,这些产业“高频词”已成为区域发展“新动能”。今年上半年,玄武区GDP增速位列主城第一,数据“成绩单”背后正是产业强区建设“硬支撑”。

数、碳、模协同推进——江苏省数据交易所入驻江苏国际数据港,引入数字中国首批40朵国家行业云中三朵“云”;江苏绿色低碳服务业集聚区、江苏大模型发展服务基地加快建设。两年来,玄武区12个大模型完成国家备案,数量占全省近1/3,全区数据产业去年产值突破800亿元,未来1—2年有望突破千亿元。

跨境电商迈上新台阶——去年,玄武区联合苏豪集团打造江苏中亚中心,围绕贸易合作、文化交流、宣传展示等核心功能,以跨境电商赋能进出口贸易。自投入运营以来,苏豪集团通过中心促成的中亚意向订单超1亿元。8月5日,由江苏中亚中心升级而来的“中国—中亚贸易畅通合作平台”正式挂牌,未来将紧扣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搭建中国与中亚国家间全方位合作桥梁。

不仅“新秀”迭起,本土企业也枝繁叶茂。在新一代信息通信领域,扎根玄武区13年的南京矽力微电子技术有限公司,致力于信号链、汽车电子与电池管理芯片研发。近年来,由矽力微研发的智能手机充电系列芯片相关业务保持着全球市场约10%、国内市场超60%的市场占有率,位于行业前列。随着矽力微总部项目竣工,将进一步链接集成电路产业上下游资源,构筑国内顶尖的高端模拟芯片产业平台。

在人工智能(软件)领域,成立于2010年的江苏金思维软件有限公司,深耕制造业智能制造管控系统产品的研发、设计和应用服务,业务覆盖线缆、发电、汽配、化工等多个行业。“国内线缆百强企业中,六成以上都使用金思维产品。”企业相关负责人介绍,金思维线缆MES、CAPP产品破解了国内线缆管控与质控短板,入选江苏省重点领域首版次软件产品名单。今年,升级后的金思维线缆CAPP系统更成功攻克电气参数计算技术瓶颈,通过智能算法将原本耗时2小时的计算过程缩短至10分钟。“这一核心竞争力的提升,与玄武区软件与信息服务业产业创新发展息息相关。”该负责人表示。

以产业之“强”助力区域发展之“进”。玄武区相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还将把产业强区建设作为高质量发展“头号工程”,持续推动全区产业向“新”而行、向“强”攀登,不断塑造高质量发展新动能、新优势。

上一篇: 东营市优秀百姓宣讲员展播 | 从风华正茂到耄耋之年 “红豆奶奶”义务理发五十余载 15万颗红豆诉党恩
下一篇: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