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介绍:罗仕斌,黔南州罗甸县人,罗甸县派驻浙江开展劳务协作工作,分别担任过罗甸县驻浙江金华劳务协作站站长、驻温州劳务协作站站长。2023年7月,罗甸县驻温州劳务协作站设立的“网红站长服务岗”,在温州市人社局“就业服务优秀案例”评选中,荣获一等奖,罗仕斌也成为“网红站长”。长期以来,他以广大农民工稳岗就业为己任,以推荐工作岗位、化解劳资纠纷、提供维权帮助为切入点,不断做好罗甸驻温州劳务协作站的“为民服务”工作。
结识罗仕斌,是在2023年浙江安吉召开的贵州省驻华东地区劳务协作经验交流座谈会上,今年年初,看到他在朋友圈里发的帮助贵州老乡买春运火车票的事,联系上他以后开始慢慢了解老罗的东西部劳务协作之路。
罗仕斌是罗甸县驻温州劳务协作站站长,通过建立劳务协作桥梁,帮助老乡们找工作,慢慢成为大家信赖的“网红站长”“云端娘家人”。

罗甸是劳务输出县,2019年,为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助力乡村振兴战略,罗甸县在罗甸务工人口最集中的广东、浙江、江苏等地设立劳务协作站,罗仕斌成为浙江温州劳务协作站负责人。
2023年7月,罗甸县驻温州劳务协作站推出的“网红站长服务岗”,被温州市人社局评为“就业服务优秀案例”一等奖。

作为罗甸驻温州劳务协作站站长,罗仕斌以广大农民工稳岗就业为己任,以推荐工作岗位、化解劳资纠纷、提供维权帮助为切入点,不断做好罗甸驻温州劳务协作站的服务工作。
长期在劳务协作一线工作,罗仕斌摸索出了一套自己的工作方法,特别是随着新媒体的发展,他也开始学习和使用新媒体技术,成为连接政府、企业与务工者的节点。
由于长年扎根基层,以前罗仕斌是靠走街串巷来了解信息的网格员,现在面对“抖音”“微信群”等新媒体,他看到新媒体的传播效率和信息的快捷。

初学新媒体时,看不清手机上的字,他就戴上“老花镜”,把手机字体调到最大,把剪辑软件界面放大再放大。操作不熟,就一遍遍问、一遍遍练,拿出当年驻村一样“钉钉子”的精神,认真向站里的年轻人,热心的网友“取经”,从零开始,慢慢学会拍摄、剪辑、发布信息的基础操作。
“网络上信息鱼龙混杂,踩过坑、受过骗,让他们对冰冷的招聘信息天然警惕,怎么办?”罗仕斌用最“笨”也最有效的方法,也是他最擅长的方法:用真心换真心,用脚步丈量信任。在信息洪流的时代,“找工作”看似一键可达,但对千里赴温的贵州老乡们来说,还有很多不确定的地方,通过短视频发布有效工作信息,借助新媒体的传播力助力劳务工作的开展。
于是,一条条由他剪辑的短视频诞生了,没有华丽的特效,只有朴实的语言、真实的场景、切身的关切。视频中讲如何识破黑中介陷阱,教怎样签订有效合同,播报最新的靠谱岗位,分享成功就业的喜悦……这些实用、真实、有效的内容深受老乡们欢迎,有的视频获得了上万的点击量,还吸引了大量的关注。罗仕斌说这是一位老干部用“笨功夫”和“真感情”赢得的信任勋章, 由“老花镜”架起的信任桥梁。
今年年初,春节期间,浙江回贵州的火车票不好买,罗仕斌通过短视频宣传代买票公益便民服务活动,发布相关买返乡火车票的信息。
“700张票不是小数,刚开始有人不相信,通过不断地沟通,慢慢了解这条信息的真实性,后通过付款拿票后,大家才相信真有这样的好事。”罗仕斌说。

“线上”的信任来源于“线下”的实干,节后招工,“云端娘家人”罗仕斌发挥老网格员“人头熟、路子广”的优势,积极联动政府、街道、零工市场,筛选出靠谱岗位信息,免费大巴实地看厂,并在网上开通直播间给未能到实地的求职者看厂里的状况。眼见为实,心落为安,看完后30人选到了岗位,这种云端沉浸式求职让罗仕斌看到数字之外的另一种模式。

当然,罗仕斌除了在云上发布岗位信息,还带来了“云端调解”,每天都会收到一些私信:“站长,工伤没人管!”“站长,厂里拖欠工资!”“站长,找不到活干!”……
面对这些沉甸甸的信任,罗仕斌化身“云端维权前哨”和“24小时职介所”,简单咨询,老罗戴着老花镜,线上耐心解答;复杂纠纷,他发挥基层调解经验,或亲自介入,或组织资源进行线下调解。老罗发动“老关系”“老乡情”集结了一批热心公益的贵州籍法律精英,组建了“务工青年法律服务团”,短短半年成功化解了60多起棘手的劳资纠纷。

随着工作的开展,老罗没想到自己也“出圈”了,他的暖心事被浙江日报、浙江电视台、温州日报、温州电视台等报道。最近,罗甸县驻温州市劳务协作站提升为了黔南州驻温州市劳务协作站,老罗说他将当好更多贵州老乡的娘家人。
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杨静
编辑 王小婷
二审 杨韬
三审 覃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