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眼问政·记者帮你问】省图书馆(南馆)将增装风扇,争取8月10日前完成

30多度的盛夏,你是否想前往图书馆学习的同时,“蹭”免费空调?记者在图书馆采访的四人中,有三人正要离开图书馆,她(他)们坦言,太热了,坐不住。这是为何?

近日,“天眼问政”栏目收到网友反映,贵州省图书馆(南馆)自修室内没有空调,室内人多、闷热,希望图书馆能增设空调,营造一个舒适的学习环境。

8月5日16时许,记者来到贵州省图书馆(南馆),看见南馆一楼24小时城市书房、二楼自修室(一)和开放平台区域、四楼自修室(二)、自修室(三)内空位均所剩无几。

自修室(三)几乎坐满人。

走访中记者发现,一楼24小时城市书房中放置了立式空调,但坐在空调附近的同学却拿着本子扇风。

二楼开放平台区域,自习位置坐满人,区域四个角落同样放置立式空调,但仍让人感觉闷热。

“我从空调前经过才能感觉到一点点风,这个风力没有太大作用。”开放平台处的空调显示板上显示“室内温度32°C”“通风模式”“设定温度21°C”。

“自修室里几乎坐满人,虽然开窗透气,但对流效果并不好。”在二楼开放平台学习的韦同学因难以忍受自修室的闷热,选择离开图书馆前往付费自修室。

开放平台处空调显示的温度。

记者来到四楼,两个自修室中,需要预约的自修室(三)同样没有空调。“只要抬头就能看见有人拿着本子或书‘疯狂’扇风。”在此学习的张同学向记者表示,不仅闷热让人难受,如果身旁有人使用手持小风扇,还得一直忍受明显的噪音。

自修人群自带的小风扇。

与以上几个区域相比,四楼的自修室(二)仿佛是个“特区”。记者站在门口,能感到一股冷风吹出来。步入其中,能看见天花板上装着两台空调,温度设置在19摄氏度,明显感到凉意。

自修室(二)内的空调温度。

随后,记者推开图书馆(南馆)中文报纸阅览室的门,同样感受到一股凉意,和走廊上的闷热形成反差。

为何在贵州省图书馆(南馆)中,有的自修室内没有空调?阅览室和自修室中的空调制冷效果差距如此之大?前去学习的市民应如何降温?记者联系到贵州省图书馆。

贵州省图书馆副馆长告诉记者,南馆中的自修室(一)和自修室(三)原本为藏书室,随着自修人群的增多,改为自修室,因此现在自修室内没有安装空调,“专业人员进行评估后认为,图书馆建馆已久,图书馆(南馆)线路老化,难以新增大负荷电器。”

“开放平台区域,一楼24小时城市书房和一楼大厅中的空调用来制暖使用,并没有制冷功能。” 贵州省图书馆副馆长说,中文报纸阅览室的空调是接受读者建议后期采购的。

自修室闷热的情况已有读者向图书馆反映,“我们已经实地走访过,结合图书馆用电安全问题,我们采购了挂壁式风扇,为自修人群降温。同时我们也在改进电路,风扇到达后会立即安装,争取在本周日装好。”贵州省图书馆副馆长补充道,如果风扇效果不佳,会在下次汇报预算时申请增加安装空调的经费。

8月8日,贵州省图书馆副馆长再次联系记者:“已在自修室中安装风扇。”

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安慧 龙飘

编辑 涂涌

二审 刘娟

三审 刘丹

上一篇: 十堰住房公积金政策调整,扩大受益人群
下一篇: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