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集美区依托一流的外景资源和产业优势、人才优势、政策优势,积极打造“高素质高颜值影视文化名城”。(林志杰 摄)
厦门网讯(厦门日报记者 应洁) 挖掘两岸影视青春力量,让更多两岸青年影人通过集美走向更大舞台。昨日上午,2025第三届海峡两岸青春影展暨看见集美青春电影展新闻发布会在集美区召开,作为活动重头戏的海峡两岸高校短片大赛同步启动征集。
2025第三届海峡两岸青春影展暨看见集美青春电影展由省文学艺术界联合会、集美区人民政府、市两岸交流协会、台湾电影制作发展协会、台北市影音节目制作商业同业公会联合主办。今年活动以“青春映两岸 影韵共潮生”为主题,全新发布的主视觉海报以“海浪 胶卷 光环”为灵感,象征两岸作品在光影世界中携手共进,共谱合作新篇章。
集美区是全国唯一拥有两个国家级台商投资区的行政区,也是省级两岸融合发展县域集成改革试点区和全国青年发展型县域试点。依托对台前沿优势和青年优势,集美区自2019年起举办“看见集美”青春电影展,2023年将其提升为“海峡两岸青春影展暨看见集美青春电影展”。目前,该活动已成为挖掘两岸高校影视创作人才的重要 “训练营”,在两岸的知名度日益提升。
亮点1
海峡两岸高校短片大赛启动征集
“训练营”成果显著,获奖作品频频登上世界舞台
与知名影人面对面、举办作品放映会和映后交流活动、到集美外景拍摄基地取景、同步参与海报展……想要解锁这些珍贵机会,快来报名参加海峡两岸高校短片大赛!
作为第三届海峡两岸青春影展的重要组成部分,2025年海峡两岸高校短片大赛正式启动征集。大赛参赛对象为海峡两岸高校在读学生及2023-2025届毕业生(不限专科、本科、研究生),鼓励海峡两岸高校学子联合创作。征集作品类型包括两岸纪录短片、两岸剧情短片、以展现集美“一精神三文化”(嘉庚精神及华侨文化、闽南文化、学村文化)与两岸青年融合发展为主轴的集美题材短片。
海峡两岸高校短片大赛设置评委会最佳短片、集美题材短片、评委会荣誉短片、评委会潜力短片、评委会推荐短片等5个奖项,将由两岸高校学者、专家与资深电影人组成大赛评审团,通过初审、复审、终审,最终选出23部优秀作品。11月份,活动将在集美举办颁奖仪式。
事实上,作为两岸青年影人的“训练营”和促进两岸青年影人交流合作重要平台,近年来,海峡两岸高校短片大赛在“挖掘新星”方面备受瞩目,获奖作品频频登上世界舞台。比如,2023年首届海峡两岸高校短片大赛一等奖作品《入土为安》入围NewGen柏林华语青年电影节和FIRST惊喜电影展磁场单元;2024年第二届海峡两岸高校短片大赛的一等奖《离原》相继获得第43届俄罗斯VGIK世界学生影展最佳短片提名、第33届日本夕张奇幻电影节最佳短片提名等。
亮点2
“看见集美”台湾长片电影展映将登场
特邀主创团队参与映后交流,以拉近两岸观众的距离
除了海峡两岸高校短片大赛以外,本届海峡两岸青春影展还将举办“看见集美”台湾长片电影展映,精选聚焦两岸共同记忆、引发情感共鸣的影片,特邀主创团队参与映后交流,以拉近两岸观众的距离。
作为海峡两岸青春影展的重要成果,2023年发起成立的海峡两岸高校影视学院联盟持续壮大。据介绍,该联盟的成员单位已由最初的5所高校扩容至13所,其中,台湾地区高校4所,参与院校的数量不断增加,持续深化两岸影视教育的合作与交流。
背景
打造影视文化名城 促进两岸影视融合发展
拥有厦门市规模最大的一站式专业影视拍摄基地,获评厦门市首个“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率先全省出台区级影视产业扶持政策,辖区拥有多个高校影视专业院系……集美区在影视产业发展方面优势众多,目前累计吸引影视企业近千家、超百个剧组入驻拍摄。
在产业空间上,集美按照“一轴两翼”进行布局,推动影视产业聚集发展。“一轴”指以集美新城为主轴,涵盖杏林湾商务营运中心影视产业总部区、园博苑外景基地影视旅游区、软件园三期影视后期制作区、杏林湾基金聚集区影视投资资本区。“两翼”包括集美集文创园、大社文创街区,以及厦门影视拍摄基地。
集美还聚集了华侨大学、集美大学等16所高校和科研院所,其中包含集美大学电影学院、厦门理工学院影视与传播学院等2所设立影视相关专业的院校。集美还是厦门市首个“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拥有集美学村、万科云城、园博苑、十里长堤、闽南民居等独特外景资源。政策方面,集美区新出台的《产业高质量发展若干措施(暂行)(2025版)》,鼓励更多影视相关企业在集美落地生根。
集美区委宣传部相关负责人表示,该区将继续打好“政策 空间 资源 人才”的组合拳,构建完整的影视生态链,打造厦门乃至福建的影视产业高地和“高素质高颜值影视文化名城”,进一步促进两岸青年影人间的交流与合作,为海峡两岸影视融合发展注入新动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