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金融领域,防范电信网络诈骗、守护群众资金安全,是一场没有硝烟但关乎民生的持久战役。江南农村商业银行淮安分行近期成功堵截一起对公账户涉诈风险事件,以严谨细致的排查、耐心专业的沟通,为客户守住资金安全防线,彰显了金融机构的责任担当。
2025年6月24日,该分行对公账户监测系统捕捉到异常波动:淮安市某科技有限公司账户当日收到5笔来自全国不同地区个人转入的74万元资金,随后30万元转出至成都某商贸公司。该企业主营电动车充电桩设备安装,日常以收单业务和经营交易为主,此类跨区域、高频次的个人转入与大额转出,明显偏离其常规交易模式。系统立即启动防护机制,暂停该账户非柜面业务,网点运管员第一时间调取账户历史交易流水,对比分析近半年交易规律,一场风险排查迅速展开。分行反洗钱岗与网点运管员迅速联动,组成临时核查小组。通过梳理发现,该企业近一年月均交易仅8万元,当日74万元流水已远超日常规模,且交易对手多为外省个人和企业,与企业经营范围无明显关联。运管员多次联系企业法人周某核实情况,对方均以业务繁忙为由回避。
当日下午,周某来到网点要求转出剩余44万元,运管员借此机会详细询问交易背景,发现其对交易对手的具体信息、合作细节描述模糊,无法提供有效联系方式。在要求提供合作合同时,周某出示的合同存在多处疑点:骑缝章缺失、乙方签名笔迹雷同、指纹信息高度一致。结合“询问-验证-复核”核查机制,反洗钱岗同步核查交易对手信息,发现成都某商贸公司存在异常账户记录,综合判定该交易存在“包装流水办贷款”涉诈风险。
面对周某“正常经营往来,延迟转账将违约”的坚定说辞,运管员一方面耐心向其解释账户交易的异常之处,宣讲《人民币银行结算账户管理办法》中关于出租、出借账户的法律后果;另一方面,反洗钱岗迅速将企业信息、交易流水、可疑特征等详细情况通报反诈中心,请求协助核查。在周某情绪较为激动时,该分行工作人员始终保持冷静,持续沟通引导,结合类似案例阐明“包装流水”的诈骗本质。经过多轮沟通,周某最终承认,因对方承诺“包装流水可办理贷款”,已将U盾寄给对方。分行随即协助其采取安全措施,修改账户密码、暂停网银功能,并提醒其向公安机关报案。后续,该分行积极配合反诈中心,提供详细交易明细等资料,协助核查资金流向。6月27日,周某主动到网点注销网银,成功拦截44万元资金损失,切断了风险传导路径。
此次成功拦截不仅是江南农村商业银行风险防控体系的一次实战检验,更是该行升级防护能力的重要契机。下一步,该行将全方位筑牢金融安全屏障:通过锤炼一线员工的风险感知力、细化异常行为识别准则,从前端夯实防控基础;以严苛的开户审核与深入的尽职调查为抓手,借助经营地址核验、企业信息交叉验证等举措,坚决杜绝“空壳企业”风险,守住账户管理的生命线;不断完善跨单位协同机制,持续畅通“银行 公安”反诈快速响应通道,凝聚联防联控合力;常态化开展外部反诈宣传,以“宣导 案例警示”双管齐下,切实提升客户合规意识。这一系列行动,彰显着该行守护金融安全的坚定决心与责任担当,未来将始终坚守“金融为民”初心,为金融生态的持续健康发展保驾护航。(徐璐李艺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