菏泽名师郭龙学:以心灵撼动心灵 用生命呵护成长

编者按:教育是国之大计、党之大计,教师是立教之本、兴教之源。为深入贯彻落实教育家精神,扎实推进菏泽市“名师、名班主任、名校长”培育工程,充分发挥先进典型的示范引领作用,大众网与菏泽市教体局联合推出“三名”系列风采展示专栏,旨在以榜样力量激励全市教师队伍踔厉奋发、勇毅前行,共同推动菏泽教育事业高质量发展。

“三名”系列风采展示专栏通过聚焦一线教师的育人实践与教育智慧,讲述他们为人师表的生动故事,展现其立德树人的使命担当与创新探索,进一步激发广大教师见贤思齐、躬耕教坛的热情,凝聚“教育强市”建设的磅礴力量,共同书写菏泽教育更加璀璨的篇章!

大众网记者 沈甲亮 菏泽报道

翻开菏泽一中生物教师郭龙学的履历,一串闪光的荣誉映入眼帘:菏泽名师、菏泽市教学能手、菏泽市骨干教师;山东省优质课二等奖、菏泽市优质课一等奖获得者;省市兼职教研员,市级课题独立研究员;学校“十佳班主任”“十大师德标兵”;“最受学生欢迎的教师”……更令人瞩目的是,他培养的数千名学子已在各领域崭露头角,其中不乏已成为博士生导师的优秀人才。

然而,面对这些成就,郭龙学始终保持着教育者的清醒:“教育不是注满一桶水,而是点燃一把火。”这句他常挂在嘴边的话,道出了其教育理念的核心——教育的本质是唤醒,是激发,是用一个灵魂影响另一个灵魂。

三面镜子照见教育真谛

在长期的教育实践中,郭龙学总结出独特的“三镜教育法”。

“用放大镜观察学生”,这是他的第一个教育密码。面对所谓的“问题学生”,他总说:“如果盯着一个人的缺点,他从头到脚都是缺点。”在郭老师的班级里,每个学生都能感受到被欣赏的温暖。曾经有位沉迷网络的学生,在郭老师持续发现其编程特长并给予鼓励后,最终考入重点大学计算机专业。

“用显微镜审视自己”,体现了他对教育事业的敬畏。“教育具有不可重复性,一旦出现差错,可能会带来不可估量的后果。”为此,他坚持记录教学反思日记二十余年,针对不同学生制定个性化教育方案。这种严谨态度,使他所带班级连续获评省、市级优秀班集体。

“用望远镜探测教育”,彰显其教育家的格局视野。他组织开展“国难日默哀”“华为极限生存策略”研讨等活动,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通过班级定位大讨论,激发学生的集体荣誉感;创新家校沟通方式,构建教育共同体。这些实践,让抽象的教育理念落地生根。

教育现场的生命对话

在菏泽一中的校园里,郭龙学与学生的互动构成了一道独特的风景线。

课堂上,他将生物知识与生活实际紧密结合,创设“有生命特色的生物课”。一次关于细胞结构的讲解,他巧妙联系到校园植物的生长,让学生们惊叹“原来知识就在身边”。

课间时分,教学楼拐角处的一次偶然相撞,被他转化为生动的教育案例。“二人相撞,决不能怨一个”的朴素哲理,通过他的娓娓道来,教会学生宽容与自省。

放学后的办公室里,总能看到他与学生促膝长谈的身影。从青春困惑到人生理想,从学习方法到处世智慧,这些真诚的交流让学生们亲切地称他为“郭爸爸”,又戏称他为“郭同学”。

育人长跑中的生命奇迹

二十四年的教育生涯,郭龙学创造了无数育人奇迹:那个被诊断为多动症的孩子,在他的耐心引导下顺利完成学业;那个沉迷网络小说不能自拔的学生,最终考入了理想大学;那个因手机问题与父亲激烈冲突的少年,在他的调解下重拾学业信心;更有一位曾被抑郁症困扰的学生,如今脸上洋溢着自信的笑容……

最让郭龙学欣慰的,是学生们发来的成长喜讯。一位已成为博士生导师的学生在信息中写道:“难忘恩师,师恩难忘。很荣幸我成了和您一样的人。”这种教育生命的延续,正是对教师价值的最好诠释。

教育情怀的当代诠释

在他看来,教师不仅要传授知识,更要塑造灵魂;不仅要关注学生的现在,更要着眼于他们的未来。

在菏泽市大力推进“教育强市”建设的今天,郭龙学这样的优秀教师代表,正以其高尚的师德、先进的教育理念和卓越的教学实践,诠释着新时代教师的风采。正如学生们写给他的:“您是最棒的园丁,画出我们时代的年轮……在您殷切的目光里,我们将把理想放飞。”

这,或许就是教育最美的模样——用生命影响生命,以心灵唤醒心灵,在平凡的岗位上书写不平凡的教育诗篇。郭龙学和他的同行者们,正在用实际行动,为菏泽教育高质量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动力。

上一篇: 喜报!德州学生摘得青科赛国赛总冠军
下一篇: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