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没看见Labubu,却看见了她们的快乐

“妈妈,你看!我的新娃娃!牙齿尖尖的,好可爱!”

午休时分,松桃自治县经济开发区玩具厂的女工们正围坐小憩,其中一位大姐的手机屏幕上,正跳跃着小女儿兴奋的笑脸,她高高举着一个Labubu潮玩娃娃。

大姐凑近屏幕,声音里带着一丝骄傲:“那个尖牙齿,可是妈妈亲手一笔一笔画上去的哦!”

那一刻,Labubu标志性的尖牙,仿佛折射出一个个指尖的微光,每一笔都蘸着爱意。

这是属于山里人的骄傲:工厂里,一条条流水线正欢快地流淌,色彩斑斓的潮玩盲盒如精灵般鱼贯而出,然后翻山越岭、漂洋过海,成为世界各地潮玩爱好者的心头好。

它们承载的,远不止是潮流,是东西部产业协作的春风,吹开数千个山区家庭的希望之门;是无数像这位视频妈妈一样的农村妇女,在家门口的土地上,重新拾起梦想、绽放自信笑容的真实注脚。

山坳坳里的“幸福生产线”

时针拨回2021年。在东西部协作的强力推动下,东部沿海成熟完善的玩具产业链条,如同精准嫁接的枝芽,深植于松桃这片曾被深度贫困笼罩的土地。

贵州乐嘉文创科技有限公司的落地,成为撬动巨变的坚实支点。惊人的“松桃速度”在此上演:产值从2021年的3254万元一路飞奔至如今的2.6亿元!四年近8倍的裂变式增长,不仅点亮了县域经济的星空,更在孟溪镇的“微工厂”里,稳稳托起了无数个“家门口的希望”。

贵州乐嘉文创科技有限公司位于铜仁松桃的总部生产车间。

东莞与松桃的协作,是理念、技术、管理模式的全方位赋能——

工厂开在“家门口”:微工厂深入乡镇、村寨,创新的“订单进家”模式,为留守妈妈量身打造“家门口就业圈”,顾家增收两不误。

“零基础”变“巧工匠”: 针对农村妇女技能短板,公司提供系统岗前培训,手把手浇灌出能工巧匠。

“扶上马,送全程”:从设备引入、标准设定到海外市场对接,东部力量深度护航,确保产业“移得来、接得住、发展好”。

曾经寂静的武陵群山,11家“微工厂”如今回响着注塑机的轰鸣与流水线的韵律。这条生产线,是全球潮玩的诞生摇篮,更是源源不断生产着山区妇女新机遇、新生活、新尊严的“幸福线”!

“在家门口赚钱,攥在手里的才踏实!”

对矮屯村的李亭亭来说,孟溪强村富民工坊的出现,就像一道劈开阴霾的光。

李亭亭在移印车间里流水作业,每天大约能完成5000个潮玩零部件上色。

她曾是“留守媳妇”:重病的公婆、读书的儿女,生活的千斤重担,全压在远赴厦门打工的丈夫包顺华肩上。“外出打工”,对她曾是遥不可及的奢望。如今,月均4000多元的稳定收入,让这个曾经的低保户挺直了腰板,成了家里的“顶梁柱”。

“以前啊,给老人买好药,给孩子添支笔买个本,都得从牙缝里抠。”李亭亭的声音轻松而满足,“现在不一样了!我自己挣的钱,该买药就买,该添置啥就添置,心里头特别踏实!”这踏实的背后,是她在家庭中悄然提升的话语权 ,“这日子,真有奔头!”

这份攥在手心的踏实,改变的远不止经济数字,它像一簇火苗,点燃了无数“李亭亭”们对自我价值的追寻。

“终于,我也是个‘有用的人’了!”

41岁的龚业勇,职业生涯写满了“啥都干过,啥都干不长”的辛酸。她渴望一份稳定工作,分担丈夫养家的重压。玩具厂的招聘启事,点燃了希望。

工作一年后,龚业勇晋升为注塑车间物料组长。

凭着“踏实肯干、不懂就问”的韧劲,她在培训中脱颖而出。一年后,过硬技能和管理潜质让她晋升为注塑车间物料组长,月薪跃升至4500元。

“以前打零工,做完就散伙,像没根的浮萍。”龚业勇眼中闪烁着久违的光彩,“现在不一样了!我管着车间的物料,整个生产进度都得操心,感觉自己是个‘有用的人’了!”

在工作中找到的归属感和价值感,这份工坊带来的机遇,同样照亮了那些曾因年龄、技能被拒之门外的身影。

“厂里信任我,工友们需要我,”龚业勇直言,“这份工作给的不仅是养家的钱,更是让我觉得活得有价值、有尊严!这份开心,比挣多少钱都珍贵! ”

“47岁第一次领工资,腰杆挺得笔直!”

47岁的周继珍,从深山里的和尚坪村搬迁到孟溪镇,年龄和技能曾是求职路上难以逾越的“拦路虎”,零工收入杯水车薪。

在孟溪强村富民工坊,周继珍拥有了人生第一份正式工作。

直到她拥有了人生第一份正式工作——孟溪强村富民工坊注塑车间员工。月入3000元左右,这笔钱对供养高中孩子的家庭,重若千钧。

“以前手心朝上问孩子爸要生活费,总觉得矮半截。”周继珍朴实的话语里翻涌着复杂的情绪,“现在好了,能自己挣钱了!娃娃找我要钱时,我能掏得出!”

拿到第一个月工资的那一刻,心里又酸又甜,一股力量从心底升起,腰杆子不自觉地就挺得笔直!“这份工作来得是时候,它让我觉得,我——还——能——行!”

从“围着灶台转”到“顶起半边天”,稳定的收入让李亭亭、龚业勇、周继珍成为家庭不可或缺的“经济支柱”。实实在在、可自主支配的收入,用于改善家人生活、子女教育、医疗健康,她们的家庭话语权,在日常柴米油盐的实惠中稳稳提升。

看不见的Labubu,看得见的星光

此行探访乐嘉松桃厂区,虽因厂方规定未能深入生产线一睹Labubu精灵的诞生瞬间。

然而,最大的收获,早已超越那些精巧可爱的潮玩本身。流水线旁洋溢的快乐与希望扑面而来——那是数千个家庭生计得以保障的安心,是生活被照亮的灼热。

因为,赋予Labubu鲜活灵魂的,绝不仅仅是设计师的奇思妙想,更离不开这一双双曾经操持家务、沾满泥土,如今却能精准描绘潮玩尖牙、调度生产脉搏的巧手!

当李亭亭专注地为潮玩精灵印上最后一抹色彩,当龚业勇娴熟地指挥着注塑车间的物料流转,当周继珍微笑着将检验合格的盲盒轻放入箱……她们手中流转的,不再仅仅是流水线上的产品,而是一个个迷你的信使,封存着贵州山区最温暖的发展故事。

在机器的轰鸣声中,一个个即将远行的小小盲盒,蕴藏着东西部协作的伟力,承载着千万名普通妇女自信舒展的笑容。而打开盲盒的惊喜之外,她们——这些在山乡巨变中焕发光彩的劳动者,才是这场时代叙事里最珍贵、最闪耀的“隐藏款”。

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权若青

编辑 曾书慧

二审 陈毓钊

三审 马刚

上一篇: 【天眼问医·辟谣小剧场】去公共泳池游个泳会感染性病?真相是……
下一篇: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