柜面慧眼破迷局:招商银行聊城分行成功拦截“公益外衣”下的洗钱陷阱

大众网记者 张若宸 聊城报道

近年来,招商银行聊城分行持续强化风险防控体系,通过提升员工专业素养、深化警银协同机制,屡次在柜面业务中精准拦截可疑交易。7月22日,聊城分行营业部以"火眼金睛"揭穿一起披着"公益外衣"的诈骗陷阱,为守护群众"钱袋子"再添典型案例。

柜面敏锐核查,撕开诈骗伪装面纱

当日,一位中年女性客户至聊城分行营业部柜台办理3万元取现业务,称资金为"老朋友归还的货款"。柜员按规询问打款方信息时,客户却支支吾吾——不仅打款方手机实名验证未通过,更以"对方将自己拉黑"为由拒绝提供转账回单。当值主管注意到客户手机界面同时切换多个微信号,且显示"XX扶贫""助农积分"等APP,多年经验让他迅速警觉:这极可能是一起"取现洗钱"的诈骗圈套!

“请您稍等,这笔业务需要完善手续。”当值主管以流程审核为由暂缓办理,一边拖延时间,一边联系反诈中心,并拨打打款方电话核查。核查发现对方对出款账号、开户行的回答前后矛盾,与客户所说的“老朋友货款”不符,加之刚才发现的手机切换多微信号,“扶贫”APP等疑点,最终确认客户被“打卡换现金”“返佣兼职”等话术诱导,成了资金流转的“工具人”。

警银联动揭穿骗局,还原犯罪链条真相

民警抵达现场后,向客户科普了当前电信诈骗新套路:虚假"扶贫APP"以"高额回报"为诱饵,要求用户通过私人账户取现、转账,实则是将诈骗赃款"洗白"的洗钱工具。客户这才恍然大悟:自己以为的"正规兼职",竟是犯罪链条中的关键一环。

"这类骗局近年频发,骗子正是利用'公益情怀'和'贪小利'的心理设局。民警提醒,当遇到"赚钱太容易"的任务时,务必警惕资金流转背后的风险。拒绝成为"取现工具人",不仅是对法律的敬畏,更是守护家庭财产安全的底线。

此次成功拦截,彰显了招商银行聊城分行"人工核查 模型监测"的双轮驱动防控模式成效。下一步,聊城分行将持续通过常态化反诈培训、柜面业务全流程风控、警银快速响应机制,以专业担当守护金融安全防线,织密反诈安全网络,切实筑牢群众财产的"防护盾"。

上一篇: 2025济南中考 | 济南市莱芜区、钢城区高中阶段学校招生第三批次志愿录取工作通报
下一篇: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