赣陶同心育新苗 艺苑繁花映天山

大江网/江西手机报讯 全媒体记者黄玉龙报道:盛夏的阳光洒满阿克陶县青少年校外活动中心的每一间教室,民族舞课堂上的旋转跳跃与葫芦丝社团的悠扬旋律交织成歌,书法室里的墨香与绘画课上的色彩碰撞出韵。这座公益性质的教育阵地,正以艺术为媒,为近200名各族青少年搭建起成长乐园,更成为江西省“红杜鹃教育援疆”工程深化民族团结的生动实践场。

作为服务边疆青少年的公益平台,中心精心设置了多元艺术课程体系。推开教室门,拉丁舞的热情节奏与民族舞的灵动韵律交相辉映,钢琴的黑白琴键流淌出与葫芦丝截然不同的音乐色彩,软硬笔书法课上,孩子们笔下的汉字与民族文字相映成趣。这些课程如同精心编织的文化纽带,让维吾尔族、汉族、哈萨克族、柯尔克孜族等各族学生在艺术熏陶中共同成长,既培养了兴趣特长,更在潜移默化中增进了彼此的了解与情谊。

赣鄱大地的教育暖流,正通过援疆干部教师的身影浸润着帕米尔高原。书法教室内,来自赣州大余县的叶会泰主任正俯身指导学生运笔,孩子们屏息凝神临摹“赣陶一家亲”的字样,一横一竖间,不仅是汉字书写的练习,更是两地情谊的传递。

各族青少年在艺术交融中绽放的笑脸,是最动人的民族团结图景。艺术小舞台上,维吾尔族学生的手鼓表演博得满堂彩;绘画课上,柯尔克孜族孩子笔下的高原风光与汉族孩子画的江南水乡组成“同幅画卷”。三位援疆干部子女更是成为连接两地的“小小使者”,他们带来的井冈山故事与新疆孩子分享的帕米尔传说,让长江与高原的距离在童言童语中悄然拉近。

“教育援疆是长远之计、固本之举。”中心负责人表示,依托江西教育资源优势,未来将持续推进师资培训、课程优化与资源共享,让更多优质艺术教育资源惠及边疆青少年;开展“赣陶少年艺术交流周”,促进两地学生互访互学;组建跨民族艺术社团,让民族团结的种子在艺术实践中生根发芽。

琴声依旧悠扬,画笔仍在飞舞。在阿克陶县青少年校外活动中心,公益教育的初心与援疆协作的深情,正通过每一堂课、每一次互动,转化为各族青少年心中的文化自信与民族认同。这里的每一幅画作、每一支乐曲、每一段舞姿,都在诉说着“中华民族一家亲”的生动故事,共同谱写着边疆少年与祖国共成长的美好篇章。

上一篇: 河北首批省级救灾物资1.8万件已送达 全力保障防汛抢险救灾需要
下一篇: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