鸡冠岩上,青春永铸|追记“全国见义勇为模范群体”邓璞、项姚兴

7月28日,李怀荣从庭院望去,远处的鸡冠岩被新生的绿意覆盖,山火肆虐的印记正在一点点消散。

“那天晚上,要是留他吃晚饭,可能就不会出事了。”提起项姚兴,爷爷李怀荣哽咽着说。

2024年2月19日下午,黔西南州普安县龙吟镇突发山火,项姚兴在救火过程中倒在了山林里。和他一样没能脱身的,还有龙吟镇红旗社区居委会副主任邓璞。

项姚兴生前照片

“我去!我去!”

火是从隔壁山上来的,借着风掠过山头和密林,逼近龙吟镇吟塘村。

2月19日15时40分,龙吟镇党委政府了解到火情后,马上安排干部和应急人员做好扑火准备,一支队伍在乐元一组与邻村交界集结,另一支队伍前往鸡冠岩。

17时左右,邓璞接到龙吟镇城管大队大队长项新仁的电话:“隔壁的火吹过来了,你赶紧带人去鸡冠岩准备支援。”

“好的,我们马上过去!”没有犹豫,邓璞和同事刘坤火速赶往鸡冠岩。

鸡冠岩地势险峻,盘山公路从山腰将山体分为上下两部分。“公路上方有一家酒厂,山背后还有几户人家,好在人员已经撤离。”刘坤回忆。

沿着盘山公路急行,不远处的山林已是火焰翻腾、烟雾缭绕。火情危急!

“趁着火还没有烧到公路,我们马上在路的下方砍树割草,准备挖一条隔离带出来。”站在公路旁,刘坤用手画了一圈曾经的隔离带。

另一头,正在采砂厂忙活的项姚忠接到镇里的请求电话,借用厂里的洒水车参与救火工作。

“司机都派出去干活了,没人开车。”项姚忠还在发愁,一旁的弟弟项姚兴坐不住了,连着说了好几句:“我去!我去!”

加满水,项姚兴跳上洒水车,风驰电掣往山上开。赶到现场,简单安排后,他与邓璞负责喷水灭火,其余人继续开辟隔离带。

邓璞生前照片

“这个火力不得了了”

时间在流逝,山火仍在逼近。

烟雾弥漫的山上,项姚兴控制车辆方向,邓璞喷淋道路两侧的植被和土壤,在盘山路上来来回回。一趟、两趟、三趟……拉一车水10多吨,半小时就洒完。

第二次接水经过家门口的时候,项姚忠给弟弟送了件衣服,轻声交代:“早点回家。”

李怀荣看到项姚兴,在院子里喊:“吃了晚饭再去吧。”“来不及了,回来再吃。”项姚兴接过衣服,头也没回赶往救火现场。

“这个火力不得了了。”19时28分,项姚兴发了一条朋友圈视频。

镜头里:山火汹涌,洒水车罐体前部被熏得漆黑,夹杂着电锯轰鸣和急促的喊话声。

项姚忠看到后,打电话给弟弟叮嘱:“我看火很大,你注意点。”项姚兴安慰说,他们正在洒水喷湿路面,火还没烧过来。

同样担心的,还有邓璞的女朋友。“怎么样了”“到龙吟地盘了”“回去么”“回,晚点吃了饭就回”,两人在微信上这样说道。

20时左右,风力变得更大了,火舌跳得老高。

“目光能看得见的地方,全部是火线。”项姚忠心里发慌,再次打电话:“你在哪里?还不回家吗?快来吃饭啊。”

项姚兴只说了一句话:“我很忙,先挂了。”

20时4分,邓璞也给父亲打电话安慰:“火势越烧越大,还要接着去拉水,等我回来帮你进货。”随后,他匆匆挂断电话。

火势随风肆虐,翻滚的烟雾和火光熏得人睁不开眼,邓璞和项姚兴还在装水、洒水,接送灭火队员、运送装备。

龙吟镇的山火

“火那么大,为什么还要进来”

20时10分,风力陡然加剧,火势瞬间变得更加狂暴。

“火势太大了,烧得很快,根本无法扑救,我们马上通知全体救火人员紧急撤退。”龙吟镇石古村党支部书记王志才回忆,项姚兴与邓璞开着洒水车押后,参与救火的人员陆续撤离。

突然,一阵强风袭来,跳跃的火苗蹿起数十米高,短短几十秒时间,从半山腰的隔离带烧到了山顶。

邓璞和项姚兴不幸被爆燃的山火围困。

“拐了!拐了……”20时13分,好友王清彪接到项姚兴的电话,寥寥两句就再也没有声音。

当地人说“拐了”,是“糟了”的意思。“我之前打电话给他问火势情况,估计忙着救火没接。10多分钟后,他才回拨过来。”当时,王清彪没有反应过来出事了。

护林员陈列金是第一个发现项姚兴和邓璞遗体的人。20时23分,看到火势减退,他沿路返回查看自己停在鸡冠岩的电动车。

“距离洒水车40多米的地方,先看到了一个身穿迷彩服的人趴在地上,再往前10多米,另一个半仰着。”陈列金心里一惊,立即打电话报告情况,同时向附近的救火人员呼救。

“大家都撤了,可这两个孩子责任心太强了,总想着再多浇一点水缓解一下火势,谁能想到风向会突然逆转啊……”王志才叹息说。

项姚忠赶到现场时,一眼认出了项姚兴。他扑到弟弟身边,哭着喊:“火那么大为什么还要进来,就不能避着点吗?”

烈火吞噬过的盘山路上,车门开着的洒水车静静停驻,边上的石头仍然滚烫,只是两位青年已经无法回答。

两人操作的洒水车

“他们是英雄”

“每一次救火,项姚兴都在。”王志才说,“有时候负责送水,有时候开挖机刨土压在易燃物上面。”

在大家的眼中,项姚兴这个“00后”从来都是个热心人。发生泥石流,他开车把泥沙、巨砾抬到车上拉走,疏通道路;发生水灾,他把车开过被水没过的桥,运送被困住的孩子。

“他们不缺救火常识,但那天风实在太大了。”在堂哥邓吉春的印象里,邓璞一直是个积极乐观、认真负责的人,在海军服役期间因表现突出获评“优秀义务兵”,“他总说我是军人,以服从命令为天职。”

“邓璞待人十分真诚,做事沉稳有原则。”同事李秀海含泪回忆,工作以来,他干什么都冲在前面。

“人生价值分为两种,一是自我价值,二是社会价值。自我价值是向社会索取,社会价值则是贡献自己。”2022年1月8日,邓璞在入党申请书上写下这段话。

青春的印迹,写下了荣光;责任的坚守,感动了群众。在得知邓璞和项姚兴牺牲的消息后,当地数百名群众自发聚集,含泪为他们送行。

“他们是英雄。”王清彪一字一句地说。

今年7月21日,在第十五届全国见义勇为英雄模范表彰大会上,邓璞、项姚兴被授予“全国见义勇为模范群体”荣誉称号。

在北京人民大会堂,45岁的陈茂芹代替儿子项姚兴,颤抖着接过了那份沉甸甸的证书,悲伤不已:“儿子走后,我的心像被掏空了。但是大家没有忘记他,这份铭记让我感动,也支撑着我坚强地走下去。”

时间不会遗忘英雄。鸡冠岩上,新绿覆盖了焦土,如同两位英雄的青春被镌刻在青山的脉络中。

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张恒 李允凤

编辑 李娟

二审 肖勇 李劼

三审 闵捷

上一篇: 一天5台!泰安市中心医院高强度聚焦超声治疗中心精准狙击恶性肿瘤,无创治疗显成效
下一篇: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