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润之江:在“浙”里倾听文化脉动》:回望思想之光、实践之路、创新之变

钱塘潮涌,岁月如歌,浸润之江的文化力量,正澎湃着新时代的强音。近日,《文润之江:在“浙”里倾听文化脉动》由浙江摄影出版社出版发行。为深入践行新时代出版使命,共话浙江文化建设的丰硕成果与未来图景,7月29日,“文润之江——在‘浙’里倾听文化脉动”出版研讨会在浙江展览馆举行。

研讨会上,浙江出版联合集团董事长、党委书记程为民首先致辞。他回顾了图书的出版经过,分享了这部作品的出版价值和文化意义,并用四个“深”概括了他的感受:深挖根脉,彰显文明传承的“浙江例证”;深耕实践,提炼文化发展的“浙江样本”;深度合作,诠释精品出版的“共生模式”;深情期待,共绘文化强省的“未来篇章”。

作者代表、资深媒体人何玲玲分享了本书的创作初衷和心路历程,指出,作品以“万年上山—五千年良渚—千年宋韵—百年红船”为时间轴线,全景展现浙江文化建设“八项工程”实施20年来的实践路径与成就。作为创作者,她表示,将继续深深扎根于浙江这片沃土,讲好浙江故事、中国故事,让世界听到中国声音。

在研讨环节,与会专家学者分别发言,从主题立意、历史纵深、理论价值、文学表达、出版意义等多维度对该书给予了高度评价。浙江省委党史和文献研究室宣教处原处长、副巡视员朱健评价,本书由历史逻辑、理论逻辑、实践逻辑交织而成的文化—党史轴线,是我们理解“八八战略”文化篇章的“金钥匙”。浙江省作家协会副主席、《江南》杂志副主编哲贵认为,《文润之江:在“浙”里倾听文化脉动》的成功探索,为广大文学工作者照亮了前行的方向,昭示着报告文学这一文体在新时代拥有着广阔天地和巨大潜能。浙江文学院院长程士庆分享了书中对浙江文化地标和精神空间的精妙描绘,让他深受触动,引发了他对浙江文学馆如何在新时代坐标下彰显更大价值与担当的深度思考。浙江省科学社会主义学会副会长、中共浙江省委党校政治学教研部教授王景玉指出,《文润之江:在“浙”里倾听文化脉动》作为“在‘浙’里”三部曲的华彩终章,与《诗意栖居:在“浙”里看见美丽中国》《大道无垠:在“浙”里打开共富画卷》分别聚焦文化传承、千万工程、共同富裕,实现了省域叙事与时代命题的深度融合。浙江出版联合集团出版业务部原主任、著名出版人邹亮表示,这部著作不仅是浙江文化建设的精彩缩影,更是我们主题出版领域践行“八八战略”中“发挥人文优势”“建设文化大省”战略部署的典范成果。

浙江省委宣传部相关负责人认为,在文化建设“八项工程”实践20周年、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提出20周年的重要节点上,“在‘浙’里”三部曲的出版恰逢其时,意义重大。这套书既根植于浙江的实践,又着眼于理论溯源;既彰显浙江发展的标志性特征,又聚焦国家战略目标指引;既是新闻实践的创新成果,又是出版文化领域的精品佳作。

中共浙江省委党校、浙江省作家协会、浙江省文化会堂(浙江展览馆)、浙江文学院(浙江文学馆)等机构代表获赠图书。研讨会后,与会嘉宾还参观了同期举办的“文润之江——‘新时代 新征程’浙江重大题材美术精品创作工程作品展览”,感受艺术视角下的时代华章。

研讨会由浙江出版联合集团、浙江省作家协会主办,浙江省文化会堂(浙江展览馆)、浙江摄影出版社承办。

上一篇: 驻青央企项目故事|两代筑港人的公心
下一篇: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