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一样的家访 钱江外国语学校校领导走进教师家中

“请各位老师在线提交家庭住址哦。”当杭州市钱江外国语实验学校工作群弹出这条消息时,有老师说:“第一次以‘被访者’身份报地址”“突然想起读书时躲在窗帘后看老师上门的日子”。

这份“穿越感”源于上城区教育局《干部教师关心关爱家访工作方案》的部署,要求建立“校级干部走访教师”机制。而钱外则将传统家访的“教育指导”模式,转化为“教师关怀”的暖心行动——当校级领导带着《“你的感受,我们在乎”校长暖心家访工作手册》叩响教师家门时,携带的不是“学生成绩单”,而是一本精心挑选的教育书籍,记录的不是“家庭问题”,而是在访后记录卡里写上老师们的新学期畅想。

推开单舒怡老师家门时,客厅的晨光里正飘着琅琅书声:电脑屏幕上,播放着新初三学生们暑期每日英语晨读的视频;屏幕旁,她的大女儿抱着课本模仿哥哥姐姐们的语调,小女儿则攥着拼音卡片坐在妈妈脚边。“这是我们的‘云端早读’时间,孩子们暑假也没松劲。”单舒怡笑着解释。

作为连续带过多届毕业班的“90后接班能手”,她深知新初三学生和家长都面临升学焦虑。这个暑假,为平衡“初三班主任”与“二孩妈妈”双重身份,把自家客厅改造成“云端教室”:每天早晨8点,边盯着屏幕里学生的早读状态,边教女儿们认拼音。每日反馈里,家长感慨“有老师每日贴心相伴,我们放心”。

家访时,赵骎校长关心起了初三心理减负的话题。单老师开出了自己的三个小妙招:

一是调整认知,帮助家长理性看待升学,自己以身作则,避免将焦虑传导给学生;二是规划升学,要为学生一对一规划升学路径、私人定制学习方案;三是积极沟通,寻求外部支持,做好后勤工作。新学期,她为了给学生心理减负,还计划组织周末亲子活动、班会课户外游戏、放松活动等,让学生轻装上阵。

上一篇: 勇夺四金 观澜小学游泳队闪耀杭州市运会
下一篇: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