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惕!15岁少年长期带手机上厕所诱发重症痔疮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陈甜田 通讯员 张莹莹

“终于不用再疼了!”刚刚康复出院的15岁少年小磊(化名)脸上露出了久违的轻松笑容滨州医学院附属医院北海医院肛肠盆底疾病诊疗中心。

近日,为饱受病痛折磨的小磊成功实施了混合痔切除术,解除了困扰小磊一年多的巨大痛苦。

一年保守治疗未果,少年饱受脱垂之苦

一年前,小磊曾因肛门肿物伴坠胀不适找到肛肠盆底疾病诊疗中心的主任医师李鹏就诊。考虑到患者年龄较小,李鹏当时建议先采取保守治疗方案。然而,一年过去,病情非但没有好转,肿物反复脱出,成为环形混合痔变得难以复位,走路、坐下都成了煎熬。给小磊的日常生活带来了极大的不便和持续的痛苦。保守治疗已无法解决问题,手术成为必要选择。

揪出“隐形帮凶”:厕所里的“手机时光”

在细致询问病史的过程中,李鹏团队发现了一个值得所有家长和孩子警惕的细节:小磊养成了一个非常普遍却不健康的生活习惯——每次上厕所必带手机,而且一待就是1-2个小时! 甚至发展到没有手机就无法正常排便的程度。

“如厕时长时间看手机,注意力高度分散,会无意识地延长排便时间。”李鹏解释道,“这会导致肛门直肠部位持续承受压力,局部静脉血液回流受阻、淤血,如同为痔疮的‘生长’提供了温床,大大增加了痔疮发生和加重的风险。这个习惯无疑是重要的诱发和加重因素。”小磊的情况为青少年健康生活方式敲响了警钟,也凸显了肛肠疾病年轻化的新趋势。

三甲精锐团队护航,微创手术解难题

面对小磊年龄小,环状混合痔,做吻合器环切手术会有钛钉的残留,同时针对肛周手术常见疼痛的恐惧等复杂情况,李鹏领衔的团队采取多模式镇痛,精微操作的手术方案。

凭借丰富的经验和娴熟的微创技术,精准切除病灶,手术过程顺利。重要的是,肛肠盆底疾病诊疗中心的医护团队,均由三甲医院派驻专家组建,确保了从手术到围手术期护理的高品质和安全性。在医护人员的精心照料下,小磊术后恢复良好,疼痛显著缓解,目前已康复出院。

专家呼吁:预防青少年肛肠疾病,需从培养健康生活习惯入手

1.控制如厕时间:将排便时间尽量控制在5-10分钟以内,避免久蹲久坐。

2.告别“厕所手机族”:上厕所时请放下手机、平板等电子设备!减少不必要的滞留时间。

3.增加膳食纤维摄入:多吃蔬菜水果、全谷物、多喝水,保持大便通畅。

4.饮食运动结合:促进肠道蠕动,避免久坐。

5.关注身体信号:如出现便血、肛门疼痛、肿物脱出、瘙痒等症状,无论年龄大小,应及时就医,切勿因年龄小而忽视。

上一篇: 蚌埠一老人摔骨折 路过的女医生出手了
下一篇: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