孕期车祸遇险后迎来暖心守护,她动情写下千字长文

鲁网7月29日讯“没想到一场车祸,让我真切感受到了医者仁心的温度。”日前,32岁的二胎妈妈娇娇从青岛市妇女儿童医院产科五区出院时,捧着刚制作好的锦旗,与医护人员合影留念。一场突如其来的车祸曾让她陷入恐慌,而这段住院经历却成了她心中温暖的记忆。她将自己的经历与心中的感谢写成千余字长文,洋洋洒洒,情真意切,十分动人。

惊魂时刻的应急守护

事发当天,怀孕13周的娇娇遭遇轻微车祸,随后出现下腹部坠胀不适。“作为一名准妈妈,当时的恐惧和无助难以言表。”回忆起当时的情景,娇娇仍心有余悸。家人紧急将她送往青岛市妇女儿童医院产科急诊,刚到分诊台,医护人员便开启了 “绿色通道”。经过系列检查确认母婴暂无大碍后,医生立即给予保胎处理,并安排转入产科五区进一步观察。高效的应急响应,让慌乱中的娇娇渐渐安定下来。

关心藏在病房的细节中

“在这里,我更是深切感受到了‘无微不至’这四个字的真正含义。” 娇娇在感谢信里这样写道。转入产科五区后,无论是产科五区主任范冬梅教授,还是每一位接触过的护士姐妹,在她看来,都展现出了极高的专业素养和令人动容的人文关怀。

每天清晨,管床医生总会细心地询问娇娇的状况:“夜里怎么样?有没有再觉得坠胀?”而护士们则把 “小心”二字融进了日常 —— 每一次护理操作都轻缓柔和,每一次关切询问都格外顾及患者的感受。“每当看到我情绪低落或焦虑时,她们总会主动过来安慰我、给我打气,告诉我宝宝很坚强,还提醒我要试着放松心情。这些话,对稳住我的情绪起到了特别重要的作用。”

把患者放在心尖上的人

最让娇娇心头一暖的,是深夜的查房。“她们总是踮着脚走路,手电筒的光只落在病历夹上,生怕惊扰了熟睡的我。” 这样的细节,在住院时光里像源源不断的暖流,一次次漫过娇娇的心头。

她总说自己运气好,遇上了一群 “把患者放在心尖上”的人。直到在病房里和其他姐妹聊起来时,才知道大家都有着同样的感受——这些护士对每一位孕妇都格外的细心与妥贴。

这份藏在细节里的关照,让她对青岛市妇女儿童医院产科的医护人员,又多了几分好感和好评。

平凡举动的温暖回响

她将内心的触动组织成文字,淋漓尽致地写成长信,出院当天,特意和锦旗一起送上。“你们记得我的名字,了解我的担忧,像家人一样发自内心地关心我,千言万语难以表达我的感激之情。”娇娇握着护士长的手再三道谢。

而面对娇娇的这份真情,医护人员既意外又动容。护士长感慨地说:“我们每天做这些事,早就当成了日常,真没想到这些习以为常的举动,能给你带来这么多温暖。您的这种反馈,对我们来说也是一种激励的正能量。”科室医护人员与娇娇合影时,特意让她站在中间,叮嘱她“回家后照顾好自己,有任何不适随时联系。”

医患故事里的医学温度

这样的故事,在青岛市妇女儿童医院每天都在发生。没有惊天动地的壮举,却在“再轻一点”“再慢一点”“再主动一点”“再耐心一点”的细节里,让生育友好的理念在点滴服务中落地生根,让患者在产检时的一句贴心叮嘱、分娩时的一次有力搀扶、产后的一番悉心指导、儿保时的一声温柔安抚中感受到医学的温度。

如今,那封感谢信被收录进医院的《暖心故事集》,和其他几百个故事一起见证着医疗服务从“治愈”到“疗愈” 的温暖升级。

专家简介

范冬梅

产科中心知名专家

产科中心副主任

产科五区主任

主任医师,硕士生导师

擅长处理各种难产,危重孕产妇的救治及管理,产科各种复杂手术,致力于妊娠期糖尿病、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瘢痕子宫经阴分娩等并发症合并症的诊治及管理、孕期保健、产前诊断等,多次参加青岛市危重孕产妇的救治及医疗应急工作,开展臀位外倒转、宫颈环扎等项目,为无数孕产家庭点亮希望。

【主要社会兼职】

(通讯员 王鑫鑫)

责任编辑:刘亮亮

上一篇: 胶州城阳两地警方联动找回轻生男子
下一篇: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