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网7月24日讯(记者 王玉龙)2025年上半年,潍坊市交出了一份亮眼的外贸成绩单:进出口总值1895.4亿元,同比增长10.3%,出口、进口增速同步实现两位数增长,规模均创历史新高。
在全球经济复苏乏力、外部需求承压的背景下,潍坊外贸的强劲表现,不仅彰显了区域经济的活力,更折射出产业结构升级和市场布局优化的深层韧性。
增长动因:结构优化释放内生动力
从数据看,潍坊外贸的高质量发展特征显著。民营企业以85.3%的占比成为绝对主力,其10.8%的增速高于整体水平,印证了“民营经济强则城市强”的规律。通过持续优化营商环境、落实减税降费政策,潍坊激发了民营企业的创新活力,使其成为稳外贸的“压舱石”。
同时,机电产品出口贡献率达84.8%,动力装备出口激增50.3%,反映出潍坊制造业正从传统劳动密集型向技术密集型跃迁。作为全国知名的“动力城”,潍柴等龙头企业带动产业链向高端化延伸,形成出口竞争新优势。而保税物流进出口28.7%的高增长,则凸显了综合保税区等开放平台对新兴业态的孵化作用。
市场韧性:多元布局抵御外部风险
面对国际经贸环境的不确定性,潍坊的“市场多元化”战略成效显著。在稳固东盟传统市场的同时,对拉美、中东、非洲等新兴市场出口增速均超24%,占比提升3.3个百分点。这种“东方不亮西方亮”的布局,有效分散了单一市场波动风险。
尤其值得注意的是,在中东、非洲市场的突破,与潍坊农机装备等特色产业的精准对接密不可分,体现了“产业优势转化为出口胜势”的发展逻辑。
未来展望:向“新”而行拓展增长空间
展望下半年,潍坊外贸仍需在挑战中育新机。一方面,可借力RCEP深化与东盟产业链合作,扩大机电、化工等高附加值产品出口;另一方面,应把握共建“一带一路”机遇,推动农业技术、绿色能源等优势领域“组团出海”。此外,跨境电商、海外仓等新业态的培育,以及原油、集成电路等大宗商品的进口提质,将可能为进一步打开增长空间提供支点。
唯有坚持产业升级与开放创新双轮驱动,方能在外贸博弈中赢得持久竞争力。上半年外贸成绩单的背后,是潍坊多年来深耕实体经济、推动开放升级的积淀。从“世界风筝都”到“国际动力城”,潍坊正以创新为翼,在全球经济风云中稳健翱翔。未来,随着绿色低碳、数字经济等新赛道布局的加速,潍坊有望在山东半岛城市群发展中扮演更加重要的角色,书写对外开放的新篇章。
责任编辑:赵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