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德哲学对话|舒大刚:中德搭建跨文明对话桥梁,贡献应有的智慧与力量

“今天,我们在此开启的中德哲学对话与系列研修活动,正是‘中国心学与世界’学术联盟合作机制落地生根、开花结果的关键一步,意义尤为深远。”7月23日,在“中国心学与世界”中德哲学对话暨2025避暑季研修活动开幕式上,国际儒学联合会副会长舒大刚发表致辞。

他提到,一年前的金秋十月,同样在贵州这片人文沃土上,“中国心学与世界”学术联盟合作机制在此发起并正式启动。这一机制凝聚了全球二十余家顶尖学术机构的力量,旨在汇聚全球智慧,共同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瑰宝——中国心学的传承、研究、转化与国际对话。

同时,他在会上指出本次盛会具有三个深远意义:是深入挖掘中国心学时代价值、回应人类共同精神关切的重要实践;

是搭建跨文明对话桥梁、促进中德乃至东西方思想深度交融的创新平台;是探索文化传承创新路径、推动心学智慧融入当代生活的多元展示。

“德国哲学以其严谨的思辨和对‘精神’概念的深刻探索闻名于世。当阳明心学的‘良知本体’与德国观念论的‘绝对精神’相遇,当中国哲学的‘万物一体之仁’对话西方理性主义的主体建构,这既是学理的深度碰撞,更是文明的相向而行。”舒大刚介绍,期待通过四场精心设计的学术对话,中德双方学者能够超越文化藩篱,在“心”与“精神”的互鉴汇通中,探寻人类精神世界的普遍性与特殊性,在差异中增进理解,在对话中凝聚共识,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奠定更为坚实的思想基础。

他特别提到,“爽心贵阳中国行”中德亲子研学活动,让不同文化背景的家庭在行走中亲身感受儒家文化、阳明精神、贵州风情的独特魅力,这种浸润式、体验式的交流,正是文化传播最富生命力、最具感染力的方式,完美呼应了联盟推动“中国心学大众化”和“转化应用”的使命。

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周梓颜 黄若佩 赵相康 明雪

摄影 刘青 谢佳杰

编辑 骆航念

二审 李劼

三审 陈诗宗

上一篇: 热浪滚烫的“手”护者 | 架子工用双手搭起“安全架”和“幸福梯”
下一篇: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