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练:连拼三年,他超有毅力,练习的本子有厚厚一摞
前天上午,杭州学军中学教育集团文渊中学的校园里因为一群人的出现格外热闹。他们是刚刚在第66届国际数学奥林匹克(IMO)比赛中获得金牌的董镇宇同学和他的教练老师们。
董镇宇是继梁敬勋之后,学军中学收获的第二枚国际数学奥赛金牌,也是杭州历史上的第二枚。更让人感慨的是,这是他第三次冲击IMO金牌,2023年止步国家集训队第一轮,2024年在国家集训队第二轮差一点进国家队,高二、高三开始学习大学预科内容,今年经过充分准备,终于圆梦国家队,并代表国家队参加IMO比赛获得金牌。
董镇宇妈妈:
幼儿园大班时
发现他逻辑思维很强
因为要穿着比赛时的服装出场,董镇宇去旁边房间换衣服了,董镇宇妈妈先出场。董妈妈最近做了多场直播分享,面对一众媒体,很是从容大方。怎么培养孩子,是大家最关心的话题。
董妈妈说,董镇宇在幼儿园时,也是给他报了很多兴趣班,大班时,有一次围棋班老师跟她说,孩子逻辑性很好,可以往数学方面走走。于是,她带着董镇宇去参加了一些数学能力的测试,发现孩子确实很有天赋,在课外培训时可以跳两级跟着高年级的孩子一起学习,参加全国数学竞赛也拿奖无数。小升初时,因为董镇宇很喜欢学军中学教育集团文渊中学的边红平校长的课,她就把数学学习的事情完全交给学校老师来做了:“专业的事情交给专业的人做,我做好后勤就是了。”董妈妈说,她最关注孩子的身体和情绪。羽毛球是董镇宇本来就喜欢的,她鼓励他一直坚持,还给他报了游泳班。另外,孩子读书期间,她一直没让他住校:“就是想每天看到他,看看他心情怎么样,可以跟他聊聊天。”
培养出这么优秀的孩子,最近,好多家长向董妈妈取经,也有不少家长询问她如何判断孩子适不适合学竞赛。董妈妈说,她首先会问家长们孩子是不是真的喜欢,“如果是家长硬逼着去就不行了”。学军中学数竞教练杜燕建议,家长可以让孩子找专业老师做做测试,去试听一下高年级的课,如果孩子有天赋,就会被发现。
董镇宇:
备战时没有刻意准备
董妈妈和记者们聊了好一阵,董镇宇才出现。穿着比赛服,挂着金牌,有点腼腆。大家追问他获奖的感受,他很冷静,说感觉好像很轻松平常,备战那几天,他和国家队的队友们就在房间里聊聊天,放松放松,没有刻意准备。
高一时入选国家集训队,就已经获得了清北保送的资格,但董镇宇还是选择继续冲击国家队。教练肖一君说,的确很多孩子都会选择放弃,但小董不一样,他真的很热爱数学,“他平时练习的笔记本有厚厚一摞,开始可能字迹有些潦草,但在第一次冲击国家队后,我们帮他分析原因,发现有一些简单题目的过程分没有拿到。于是,他特别注重书写,争取不在过程书写上失分。第二次离入选国家队只差一分,第三次,他终于圆梦,我们也很开心”。
谈起将来的规划和目标,董镇宇说,还没有具体想好,目前对人工智能比较感兴趣,正在学习和研究这方面的知识。
学军中学总结经验:
千万不要给孩子的发展设限
杭州学军中学党委书记杨凯锋、杭州学军中学校长方润根以及文渊中学边红平校长,一起来庆祝董镇宇夺金。
边红平校长总结说:“学军中学在拔尖创新人才的培养上,形成了系统独特的培养体系。同时,学军中学鼓励家长不要给孩子设限,学校老师也不会给孩子们设限。学校不会觉得孩子在这个年龄段就只能学习这个年龄对应的书,图书馆会采购大量最新最尖端的图书,供孩子们自己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