该出手时就出手!这仨河南老乡就爱“管闲事”

大河网讯(记者 王怡潇 实习生 程小纯)生活中总有这样一些人,面对危险时,他们本能地冲上前去,用勇气和善良守护他人。7月21日,第十五届全国见义勇为英雄模范表彰大会在北京召开,80位来自各行各业的普通人因勇敢和善良受到表彰。

他们中,有中国移动西峡分公司员工陈锋,有禹州街边面馆老板杨松璞,还有在外打拼的河南企业家范江涛。没有豪言壮语,却在关键时刻挺身而出,他们用行动证明——英雄,就在我们身边。

12年8次挺身而出

见义勇为是刻进骨子里的本能

陈锋在郑州东站接受记者采访。

“要不是陈锋拼命挖开煤堆,王静和小刘肯定没命了。”目睹全过程的张红杰至今仍心有余悸。陈锋是中国移动西峡分公司的普通员工,十多年来他8次挺身救人,4次因此受伤。徒手扒煤堆救人、冲进车祸现场、智斗小偷……陈锋说,这些都不是什么“壮举”,只是“该做的事”。

陈锋告诉记者,总有人劝他:“你现在有家有业的,何必冒这个险?”陈锋总是笑笑说:“看到不帮,心里过不去。”在他眼里,见义勇为不是什么了不起的事,就是做人的本分。

徒手迎向白刃

见义勇为是千钧一发时的生命抉择

杨松璞在郑州东站接受记者采访。

“当时就想着不能让他再伤人。”回忆起2023年2月那惊险一幕,河南省禹州市韩城办事处前进路老杨手工面馆店主杨松璞依然坚定。那天下午,醉汉赵某持刀闯入隔壁店铺行凶,杨松璞两次挺身阻拦,身中七刀仍坚持搏斗,最终与群众合力制伏歹徒。

经诊断,杨松璞身中七刀,头骨骨折、手部肌腱断裂。当问到他有没有想过自己会受这么重的伤,他只是简单地说:“想啥呀!根本来不及想,人命关天!”

这位朴实的店主告诉记者,他希望这些见义勇为的事迹多宣传宣传,“人人都能互相帮助,这样我们的家人出门在外,也能多一份安心”。

生死海拔8000米

见义勇为是绝境中的生命之光

范江涛在郑州东站接受记者采访。

在登山圈里有个不成文的规矩:海拔8000米以上不救人。但河南企业家、湖南中观天下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范江涛偏不信这个邪,2023年5月,就在他离登顶珠峰只差“最后一哆嗦”的时候,硬是调头回去救了个素不相识的登山者。

海拔8450米,气温零下30℃,范江涛发现一名濒临死亡的女性登山者——氧气耗尽、左手冻伤,向导已弃她而去。同行的夏尔巴向导劝他别管了,救不活了,可范江涛往上爬了20米,心里实在过不去这个坎,一跺脚又折回来了。“登顶可以再来,人命就这一回啊!”他边说边抹眼泪。

范江涛毫不犹豫地拿出自己的氧气、热水和巧克力,帮助被困者恢复意识。随后,他与队友谢如祥共同架着伤者,在极寒黑暗中艰难下撤。最终,被困者成功获救,而范江涛的登顶梦却在此刻归零。当记者问他这样做后悔不后悔,他咧嘴一笑:“山又不会长腿跑了,人要是没了就真没了。”

今年,这个倔脾气的河南汉子终于圆了登顶梦。但在他心里,去年那个调头救人的决定,才是他这辈子最漂亮的“登顶”。

从伏牛山下的农家小院到珠穆朗玛的冰雪绝壁,从街头巷尾的寻常生活到生死一线的危急时刻,这三位河南人用最朴实的行动诠释了什么是大爱。

见义勇为从来不是什么高不可攀的壮举,它就在我们身边,是危急时刻“再往前一步”的选择。陈锋、杨松璞、范江涛这三位普通人,用一次次挺身而出告诉我们:英雄就在平凡人中间。

编辑:祝萍审核 :王世洋

上一篇: 意大利博主缘何为南京德基艺术博物馆点赞
下一篇: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