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鲁晚报·齐鲁壹点记者 郭蕊 通讯员 陈丽艳 王燕 实习生 钱玺羽
“您的肿瘤情况复杂,建议先化疗再手术。”这是张女士三年来听到最多的一句话。然而,她心中始终有执念:"我想先手术,再化疗。"多家医院的婉拒,几乎让她绝望,直到遇见济南市第四人民医院甲乳外科主任李彤。入院24小时内,一场高难度乳腺癌改良根治术顺利完成。这背后,不仅是技术的突破,更是一场关于"医患同心"的温暖故事。
张女士的故事要从三年前说起。那时她在自查中发现右乳肿块,经过病理检查确诊后,医生们给出的建议出奇地一致:肿瘤情况复杂,手术风险高,应该先进行新辅助化疗缩小肿瘤范围。然而,出于对化疗副作用的担忧和个人家庭因素,她始终希望能先手术切除病灶。"每次听到'不建议手术',我都觉得希望又少了一分。"回忆起那段辗转求医的日子,张女士的眼眶依然会湿润。
转机出现在她来到济南市第四人民医院甲乳外科的那一刻。李彤仔细聆听了她的诉求后,没有立即否定,而是郑重承诺:"您的意愿我们理解,我们会尽全力制定最合适的方案。"这句话,成为了张女士治疗路上的转折点。
鉴于张女士的焦虑情绪及病情的进程,由甲乳外科李彤主任牵头,医院迅速启动了多学科诊疗(MDT)模式。这种打破学科壁垒的协作模式,让原本被认为"不可能"的手术方案逐渐清晰起来。
时间来到2025年7月8日,也就是张女士入院的第二天,手术团队就已经准备就绪。无影灯下,医生们面临着三重考验:肿瘤浸润范围广需要精准切除,术中要确保切缘阴性,还要为后续治疗做好铺垫。手术非常顺利,对于张女士而言,这场手术不仅切除了肿瘤,更切除了一直压在她心头的阴霾。
走下手术台只是康复的开始。在接下来的日子里,由护士长薛静带领的甲乳外科护理团队用专业和爱心为张女士筑起了一道温暖的防护墙。护理团队针对乳腺癌患者特点,不仅提供专业的术后康复指导、淋巴水肿预防训练,还通过心理疏导帮助她重建信心。
"从医生到护士,每个人都像家人一样关心我。"说到这里,张女士的脸上终于绽放出久违的笑容。

"医学不仅是科学,更是人文。"李彤深有感触,"当患者有强烈的治疗偏好时,我们不能简单说'不行',而是要思考'如何行'。"正是这种以患者为中心的理念,加上多学科协作的优势,让这个看似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变成了现实。
在这里,医疗不是冰冷的程序,而是充满温度的生命守护。从精准诊断到手术治疗,从术后康复到心理疏导,为患者提供全流程、全方位的医疗服务。张女士的故事不是个案,而是医院日常工作的一个缩影。
济南市第四人民医院将继续提升医疗技术水平,优化服务流程,让更多患者在这里重获健康与希望。医院承诺:永远以开放的姿态倾听患者诉求,以创新的精神突破治疗难关,以仁爱的初心守护每个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