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不断推动产业强市全面起势︑积厚成势︐加快塑造发展新动能

在全国高校生物医药区域技术转移转化中心(江苏南京)生物医药公共服务平台,研发人员在实验室进行检测实验。 通讯员 刘植花 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 孙中元 摄

江北新区中科超精“麒麟刀”技术创新产业园区今年建成。该园区占地约116亩,是亚洲单体最大的光电子放疗高端装备研发制造基地。 通讯员 郭煜 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 孙中元 摄

□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 徐宁

7月16日下午召开的全市产业攻坚汇报交流暨推进大会,既是半年来产业强市建设的成果展示,更是一次再动员、再部署。

本次大会释放鲜明信号——南京坚定不移加快推进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进一步凝聚政企合力,深入实施产业强市战略,推动产业攻坚大突破。

亮机制!以“1 4 6”为轴,形成全市攻坚合力

本次大会上,“1 4 6”被各部门、板块、企业频频提及。

其中,“1”代表2023年6月南京产业强市三年行动计划发布实施,建立市产业强市办公室;“4”代表今年3月揭牌成立的人工智能(软件)、机器人、生物医药、新一代信息通信4个产业攻坚推进办公室;“6”代表调整设立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低空经济(航空航天)、集成电路、智能电网、新材料、智能制造装备6个产业专班。

市工信局出台系列产业行动方案和专项支持政策,围绕12个产业方向、27个细分领域,系统梳理重点产业链图谱、产业招引目标企业等,明确招商主攻方向和目标、重点产业发展布局。

市科技局着力打通成果转化堵点,为4个产业攻坚专班成果转化组提供330条成果和需求信息,协同板块推动攻坚产业成果落地。4月25日,成立南京科技成果转化学院,通过实战教学加速培育“懂技术、精市场、善运营”的专业技术经理人队伍,服务产业攻坚。

二季度以来,全市投促系统围绕“4 6”产业实施“信息渠道攻坚”,走访企业协会超600家,获取项目线索310条,筛选104个重点项目市区联合推进,加快形成“获取信息—推动签约—开工运营”闭环。

此外,市国资委聚焦产业攻坚任务,梳理场景机会及能力“两张清单”300项,形成供给需求匹配机制,服务各类企业超500家。市创投集团与市产业攻坚办、市投促局以及相关板块等建立定期调度机制,今年上半年已研判项目149个。

6月11日,2025智能机器人发展大会在市机器人产业攻坚办指导下举行。会上,埃斯顿酷卓发布第二代人形机器人,该机器人通过技术融合实现了力量与精度的动态平衡,既能胜任体力劳动,也可执行精细化任务。

亮成绩!重点产业“期中考”,均实现两位数增长

“埃斯顿最新发布了新一代机器人控制器,首次在动态精度与协同效率上达到进口高端品牌水平,直接打破国产机器人长期依赖进口控制系统的技术困局。”大会上,南京埃斯顿自动化股份有限公司执行总裁周爱林向大家分享了这个好消息。

依托“1 4 6”工作组织体系,全市推动产业攻坚行动取得积极成效。上半年,全市机器人核心产业实现营收194亿元,同比增长约20%。

“发布南京机器人产业应用场景能力清单61个和机会清单546个,依托场景开放赋能产业生态融通,积极推进公园园区、商业街区、养老社区等主题应用场景建设,已助推我市机器人整机企业在文旅、金融、政务、教育等多维场景下形成近40台(套)超1000万元意向订单。”市机器人产业攻坚办相关负责人介绍。

人工智能(软件)产业攻坚办也传来好消息——上半年,全市软件和信息服务业收入达5200亿元,增速16.5%;人工智能核心产业收入260亿元,增速26%。

产业攻坚,亮点频现。产业招商方面,成功招引105个项目,其中软件类83个、人工智能类22个,计划投资额约130亿元,亿元以上项目41个;关键软件新突破方面,获批国家级“3D动漫制作工具链研发与服务技术创新中心”,研发全国首个智慧楼宇“好房子”操作系统,发布AGIROS智能机器人操作系统;人工智能成果持续涌现,16个大模型通过国家备案,8件产品入围工信部算力强基揭榜行动,全国首款光子专用大模型、南钢“元冶·钢铁大模型”重磅发布。

今年春天,江苏奥赛康药业有限公司自主研发的1类创新药利厄替尼片(商品名:奥壹新)获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批准上市,为非小细胞肺癌患者提供新选择,成为我省今年获批上市的首款1类创新药。不久前,国家药监局批准江苏先声生物制药有限公司申报的1类创新药注射用苏维西塔单抗(商品名:恩泽舒)上市。

作为新一轮科技革命和竞争的焦点赛道之一,生物医药是南京重点攻坚突破的产业之一。上半年,全市生物医药产业营收达1185亿元,增幅11.5%。

此外,新一代信息通信产业上半年实现营收742亿元,同比增长12.1%。智能制造装备、新材料、集成电路、航空航天等产业均保持两位数增长。

亮信心!政企合力蓄动能,吹响攻坚战“号角”

“白云电气决定在燕子矶老厂区打造具备全球影响力、竞争力的全生态链智慧电气科技园,作为白云电气第二总部乃至中国电力引领全球的核心载体,担当起白云电气全球创新总部、新能源总部、国际业务总部、高新材料研发和产业化总部、供应链总部等重要角色。”白云电气董事长胡德良在大会现场透露。

据悉,白云智慧电气科技园总投资近百亿元,将引进超过300家企业入驻,形成智能电网行业大中小企业融通发展的智能电网能源产业集群,全面达产后实现500亿元营收,带动千亿元产业规模。

企业的信心来自全市上下树牢“一盘棋”思维,铆足干劲、振奋精神,更好打好产业攻坚战的合力。

市工信局表示,将进一步聚焦攻坚机制完善,强化攻坚力量协同;进一步聚焦产业头部企业,强化目标企业和项目招引;进一步聚焦项目全周期服务,强化重大项目推进建设;进一步聚焦人才、基金、场景、政策等要素供给,强化产业生态打造。

市科技局将紧盯成果转化痛点难点,围绕“4 6”产业体系,重点在成果挖掘、平台赋能、人才引育、金融支持四方面攻坚突破,营造更优产业创新生态。

市投促局将继续锚定“4 6”产业精准攻坚,围绕产业链“链主”按图索骥,靶向引进强链补链延链项目,推动产业聚链成群。

市国资委将推动市属国企以主动姿态强化场景应用,与各个经营主体共同培育“场景 科技 资本 产业”融合发展生态圈,实现国企功能提升与全市创新成果转化的“双向奔赴”。

市创投集团将聚焦培育长期资本和耐心资本,紧扣“4266”产业体系,重点突出“4 6”产业方向,“招大引强、投招联动”进一步发挥资本赋能产业攻坚作用,为南京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南京在重点产业“期中考”都实现两位数增长的基础上,加大力度、加快节奏,推动产业攻坚取得更多标志性、突破性成果,进一步推动产业强市全面起势、积厚成势,加快塑造发展新动能。

上一篇: 中招第一批次投档线上 未被录取考生可填征求志愿
下一篇: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