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田老泮

几天前刚从老泮的田里回来,我就有点想念他了。

老泮者,仙居县下各镇种田大户泮崇新也。老泮田种得好,人也长得好。老泮跟我长得好像,站在一块,人都说我俩是黝黑双胞胎,都是在田里沐浴阳光长大的。用水稻的话来说,那都是矮壮抗倒伏的。

我与老泮的相识缘于科技特派员工作。我在单位被派到仙居搞科技服务,要指导老泮科学种稻。可老泮才是种田老把式,让我如何班门弄斧。

老泮在村子附近承包了几千亩稻田。本来就够忙活的,今年又增加了三五百亩。老泮响应政府的号召,增加的田用来种早稻,早稻收完种晚稻。为的就是多打粮食,多储备粮食。老泮属老牛,天生善于耕田犁地,有的是一股子蛮劲儿。每次见到老泮,他都在田间地头,趿拉着一双半拖凉鞋,忙来忙去,忙去忙来。这会儿要运送秧苗到杨丰山,这会儿又要招呼我的新品种试验田。谁谁谁又来电话了,说苗不够再给点。谁谁谁又来喊他去哪个田里看看。老泮的半拖凉鞋,方便随意一甩,随时扛个锄头下到田中间,把那一小块还不平的地再给扒拉平。

山里的水好土好,老泮种的稻子产量又高品质又好。有时稻子承受不住生命之重,都快要倒了。可老泮,几十年的老把式了,就是有火候,懂得将稻子种得将倒不倒,产量最好。老泮将碾好的稻米送到县里送到省里评奖。我看到领奖台上的老泮是腼腆害羞的。

我给老泮发信息,我说老泮我明天来仙居种田。老泮也不理我。等我到了,他早就把田地给整得平平的,早早叫了几个劳动力来拔秧,做好了各种准备。我从杭州花三个小时赶到仙居,立马就可以进行量田移栽了。老泮总这样。几次之后我也习惯了老泮这种默认式信任。有次急着回杭州,还有几个小品种没来得及种完,回去路上跟老泮电话里一说,他“噢”的一声我就安心了。

老泮跟我说了几次,说他养了一条25公斤重的鱼,什么时候有空了请我一起大快朵颐。这话是五年前说的,到现在我还是没吃着。瞧他这没空的,我现在也不知道这大鱼到底是瘦成什么样子了。

有一年初冬,老泮拿他的稻谷加工米线,在小机器上“轰轰”刚刚抽拉出来呢,还湿答答的,就说给我一些带回去。老泮说很好吃的,Q弹不会断,根本不会断。结果我回去一煮,横七竖八的,一根米线至少煮出了十几根线段。我后来忍不住告诉老泮,我说老泮,不是米饭好吃就米线好吃的,做米线得用早稻米,直链淀粉含量高、胶稠度好的才不容易断。

大伙看明白了,我还是有地方比老泮强一点。我还教老泮种植一种新水稻,长粒籼粳杂交稻。老泮说好的。他在田里见过我连续几年的试验,他知道好。

老泮还真是,人知其名,崇尚新知。

上一篇: “身先上卒”?“奋勇杀放”?德胜桥桥头介绍牌上有两个错别字
下一篇: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