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个月男孩晚上频繁夜醒 孩子睡不好,就是缺钙吗?

笔述专家: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儿童医院儿童保健科 邵洁主任医师

邵洁 浙大儿院儿童保健科主任,主任医师。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联合国儿童基金会儿童早期发展项目国家级专家,中华预防医学会儿童保健分会委员,中国医师协会儿童健康分会常委,中国营养学会妇幼营养分会常委等。 专业方向:儿童保健的专业指导和管理,儿童营养和发育行为儿科学的临床、科研和教学工作,尤其擅长儿童营养、喂养、生长发育和发育行为障碍等疾病的诊断治疗、干预,及儿童大脑认知功能和行为研究。

在儿童保健门诊中,家长最关心的就是孩子的吃喝拉撒和睡眠问题了。儿童,尤其婴幼儿的睡眠问题是困扰父母和家庭的常见问题。据报道,约25%的儿童有睡眠问题,国内1-2岁婴幼儿睡眠问题高达50%以上,常见的有频繁夜醒、上床后入睡困难、夜惊或磨牙等,持续睡眠问题不仅影响孩子的生长发育,也影响孩子认知功能发育,某些睡眠障碍也可能是一些医学疾病的表现,或合并有发育障碍,甚至影响整个家庭的生活质量。

其实,许多睡眠问题是可以治疗的,尤其婴幼儿常见的睡眠问题,可以通过预防性的策略避免。

睡眠是机体生理所必需、脑电生理经历动态变化的过程,有睡眠周期、睡眠节律和睡眠发育过程,孩子出生后一年内,随着年龄增长、养育中行为习惯培养,会建立内源性24小时周期生理节律,逐渐形成昼夜节律和整夜连续睡眠。如果未能认识到婴幼儿的睡眠生理和发育过程,建立良好的睡眠卫生和行为习惯,很容易出现许多睡眠问题。

8个月男孩频繁夜醒

是缺钙吗?

皓皓是一个8个月大的健康男孩,出生后纯母乳喂养,6月龄开始添加辅食,生长发育都很好,唯一让全家焦虑、筋疲力尽的是睡眠问题。

来就诊时,妈妈一脸焦虑和担心,也很疲惫,说孩子每天夜间要醒9-10次,甚至更多,每次哼哼唧唧甚至竭力哭闹,需要哺喂后再次入睡,吃奶量并不多,吸吮数口后即入睡,但不到1小时又会再次醒来。

妈妈担心孩子是不是缺钙了,生长发育会不会受影响?我对母亲的焦虑和担心表示理解,询问孩子的出生史、喂养史及发育史,了解体格生长曲线后,详细询问了一日生活安排和睡眠日程、睡前程序、睡眠潜伏期、睡眠过程中发生的情况及父母或养育人的应对方式,同时也了解了有无其他伴随症状如皮疹、腹泻或抽动等。

经过仔细的体格检查及必要的实验室检查,我排除了可能导致睡眠问题的医学疾病如先心、营养性疾病(铁缺乏或佝偻病)、过敏等,认为问题在于孩子养育过程中存在 “家长陷阱”,即孩子需要依赖吃奶才能进入睡眠状态,并为家长提供了治疗建议——行为矫治,由父母根据其家庭和心理承受情况选择策略。

行为矫治需要家庭原则一致和支持配合,随访并持续跟进。经过2次的随访跟进,孩子睡眠明显改善,已能自主入睡并形成整夜连续睡眠,同时进食行为也明显改善,运动、语言、社交情绪各方面能力的发展都有促进。

预防睡眠问题

行为习惯培养非常重要

预防婴幼儿发生睡眠问题,在出生后早期建立良好的睡眠卫生,培养睡眠行为习惯非常重要。具体来说,家长可以从以下方面着手:

提供一个安静的、黑暗的、凉爽的睡眠环境,无任何干扰物(如电视、手机等电子产品),将卧室只用作睡眠场所(如避免在卧室惩罚)。

保持一个简单的、孩子易于遵循的就寝程序和常规,如平静而愉快的活动、提早告知上床时间到了,睡前洗漱、排尿,上床后有限制的睡前故事(1个),使孩子放松并准备入睡。

小婴儿(3月龄前)按需喂养,随着宝宝年龄增大(3月龄后),减少夜间哺喂次数,让宝宝在早期发育阶段学会夜间连续睡眠。

将睡前喂奶安排稍早,喂奶后洗漱,当宝宝迷糊但未完全入睡时放到床上,让孩子学会自主入睡,避免形成吃奶、哄抱或摇晃后才能入睡的“伴睡条件”。

尽可能保持一致的上床和起床时间,节假日也不例外。避免日间小睡过迟、过早、过多或过少,但允许补偿性的睡眠。

睡前避免喧闹、兴奋的游戏和活动(包括恐怖、打斗的电视和故事),幼儿可提供安全的安抚物,如毛绒玩具或小毯子。

大多数睡眠问题是孩子发育性问题,随着孩子长大、大脑发育成熟,自然会好转。但有些睡眠问题/障碍的出现是疾病的表现或症状之一,如出现以下情况应及时就医诊治——

孩子有生长发育迟缓,如体重增长不良、生长迟缓、发育障碍等;

孩子日间功能受影响,如精神不好、不活泼、嗜睡、注意力不集中等;

睡眠问题/障碍同时伴有其他症状:哭闹无法抚慰,伴有抽搐或惊厥、发热、腹泻、便血,呕吐、咳喘或气急,皮疹,睡眠时呼吸暂停等;

家庭功能受影响,如养育人疲惫不堪、情绪焦虑、抑郁等。

上一篇: 夹层手术后 支架内又发现夹层 医生:坚持随访很重要!
下一篇: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