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网通讯员 康玮 烟台报道
6月27日,龙口市教学研究室在新民学校举办第二届教育领军人才读书分享盛会。

在分享会上,几位分享者或引经据典,或躬行实践,或抒怀明志,以真挚的教育情怀和深邃的实践智慧,铺展了一幅幅"阅读赋能教育"的壮美画卷,既有对教育本质的叩问,又有对育人使命的深情诠释。
润新小学校长山其华以“家校共育”为弦,奏响阅读赋能之乐章。她从《心理抚养》中读懂“家庭是生命的镜像”,用《正面管教》的“有限选择法”为家长卸下焦虑铠甲。当一桩跨越八年的投诉揭开单亲家庭的隐痛,书中理论化作救赎之力:沙盘里移动的人偶缝合母女裂痕,“非婚姻合作育儿”模式让缺席的父亲重归亲子星轨。她创建的“1 N家教联合体”,使学校从孤岛化作资源枢纽。其行如春风化雨,诠释了"书籍是家校关系的解码器,更是教育困局的破冰船"的深刻哲思。

在《创造适合学生的教育》的深刻启迪下,龙口崇实中学副校长李玲以书为镜,反思育人本质,提出“关注差异,点亮学生发展之光”的教育新实践。从“以生为本”的情感教育到分层走班的精准教学,从“三助七环”课堂改革到校史文化的红色浸润,百年老校正以改革创新回应时代命题——让每个学生在适合自己的赛道上绽放光彩。通过优化课程、师资与文化生态,学校未来将持续推动冯恩洪教授“教育的最高境界是让学生享受适合的教育”理念落地生根,为教育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书写“播种幸福,收获幸福”的教育新篇章!

在此次分享中,南山双语学校教师宋美娜深入解读了郑英老师《课堂,可以这么有声有色》一书。她深刻认识到:教师应成为课堂的守护者,通过自我提升引发课堂“微革命”。分享中,她聚焦合作学习的常见误区,如“群言堂”“哑巴堂”“走过场”“避风港”“乱收场”,并结合实际教学提出改进策略。如执行《课堂规范十二条》,明确小组分工,设计问题链激活思维;采用“232”时间策略保障讨论,精准分配角色确保全员参与;深度反思总结,升华体验等。这些实践反思改变了教师的认知误区,通过针对性的指导改进、提升了学生合作学习能力和课堂思维含量,使历史课堂有声有色。

烟台市教育局人事科副科长董明冈以高屋建瓴的视角,将分享者的智慧结晶凝练为“理论-实践-情怀”三位一体的教育阅读观。在理论维度,他强调《布鲁姆教育目标分类学》等经典犹如北斗,指引教育者超越经验迷雾;实践层面,他指出《正面管教》等著作须转化为班级管理的具体行为,方显阅读价值;情怀方面,他深情诠释"幸福教师"的双重使命——既要以阅读滋养教育初心,更需在成就学生中实现生命丰盈。其发言最具洞见之处,在于揭示教师专业成长与职业幸福的辩证关系:通过“暑期读写俱乐部”等载体,将阅读写作嵌入《幸福教师建设工程》,使专业发展从行政要求升华为内在追求。结尾“向下扎根,向上生长”的寄语,既是对“书香龙口”的期许,亦是对教育者精神成长的诗意诠释,充分展现了的思想深度与人文温度。

龙口市教育和体育局党组成员、市教学研究室主任赵剑锋以三十载教育生涯为经,以《易经》智慧为纬,道破读书三重真谛:养生修身之功,远胜药石;启智润心之效,超越题海;破局开新之力,颠覆经验。他提出“读书优于养生”的独到见解,直言阅读是超越养生术的修身之道,通过对比应试教育的题海战术与北京名师的教学案例,力证“读书优于做题”——真正的教育应培养“做人”的品德、“做事”的能力而非盲目刷题。同时,他指出,教育者当以书为剑,斩断经验主义桎梏;以读为舟,渡学子至成才彼岸。
此般盛会,余韵悠长。教育者的分享,恰似明珠,串联起理论之光、实践之真与情怀之美。我们见证的不仅是智慧的碰撞,更是龙口教育人“以阅读厚植根基,以思考引领变革”的集体宣言。愿这书香薪火永续,照亮更多教育者的前行之路;愿今日所思所悟,化作明日育人实践中的星辰大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