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彩贵州网讯 6月21日至28日,三都县连续遭遇三次洪水,6800余名党员干部与基层“明白人”先后转移群众4450户20025人。洪水退去后,大家又从抢险救援转向灾后重建,抢修道路、安置群众、恢复生产,为受灾群众撑起“保护伞”。

6月29日一大早,晨光微露,三都县委党校食堂内,102名都江镇新合村被转移安置的群众围坐在餐桌前,热气腾腾的早餐升腾起希望。
“受洪灾冲击寨子之后,在政府和各级领导的关心下,把我们领到三都县城这边来居住,在这里很安心,很放心,各方面都很好,吃穿不用愁。”三都县都江镇新合村村民潘广华说。

自6月23日紧急安置以来,52套整洁敞亮的酒店客房成为受灾群众临时的“家”,崭新的床铺、一应俱全的洗漱用品,一日三餐均由政府应急救灾资金统一安排,保障了基本生活所需。更令人暖心的是,还安排有专门的医疗服务队主动上门,定期了解受灾群众身体状况;爱心志愿者也加入其中,推剪嗡鸣间,为群众理出清爽发型……这些点滴关怀,让身处困境的乡亲们倍感安心与温暖。
“我们要让乡亲们知道,灾难面前,党始终和他们站在一起,共渡难关!”三都县委党校安置点负责人张婷说。

都江镇连续强降雨让后山含水量饱和,清晨8点,都江镇打鱼村3组的结对“明白人”岑泽华便踩着泥泞上山,不时俯下身查看山体裂缝的状况。作为这片隐患点的守护者,岑泽华深知自己肩负的责任,每日数次这样的巡查,是他风雨无阻的坚守。
“我负责我们打鱼村3组的地质灾害点,最大的一个老人有92岁,最小的才有3个多月。经过这次大雨,我们这个地质灾害点大大小小滑坡了5处,这个雨一直没停,我一直很担心村民们的安全,经常来监测,来看。”三都县都江镇打鱼村3组村民(明白人)岑泽华说。

在打鱼村像岑泽华这样的结对“明白人”共有91名,他们每人定点联系6至7户村民,无论晴雨天,都穿梭于房前屋后巡查隐患,他们用脚步织就一张严密的“安全网”。高频次组织应急演练,转移路线图牢记于心,让他们成为随叫随到的“生命守护者”。
“我们村的明白人精心挑选的‘多面手’,既能识别我们地质情况,还能组织疏散我们的群众,也能安抚我们的老人和小孩。”三都县都江镇打鱼村支书岑忠伟说。

遭受严重洪涝灾害的打鱼村,街道和民房被厚厚的淤泥覆盖,空气中弥漫着刺鼻气味,灾后重建面临巨大挑战。武警黔南支队迅速响应,抽调百余名官兵组成多支“清淤突击队”,携带专业装备分片包干,重点清理淤泥最深、难度最大的街道和学校等区域,成为群众重建家园的中坚力量。

据气象部门最新预警,未来三天三都县仍将遭遇中到大雨。然而暴雨挡不住重建的脚步——全县正昼夜不息调度力量:6800余名党员干部冲锋一线,在泥泞中抢修损毁道路,高空上供电抢修人员重新架设被毁线路,在安置点分发应急物资。从临时帐篷里的体温测量,到养殖场的消毒机械轰鸣,受灾群众安置、灾后重建与生产恢复三条战线同步推进。(周忠能 刘龙炯 余胜张 岑芳 张俊峰)
一审:杨婷
二审:毛帝清
三审:陈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