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朱旖旎
昨天上午,栖霞区迈皋桥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诊室内,随着全科主任医师孙丽玲轻点鼠标,老年患者耿月芳(化名)的电子病历瞬间出现在屏幕上。主页面内“反复头晕伴下肢水肿”的文字刚映入孙丽玲眼帘,内嵌在卫生服务中心站点的DeepSeekR1本地大模型就已开始闪动分析——既往高血压用药史与最新肾功能异常数据被迅速关联,AI建议栏跳出“心肾综合征可能性”的诊断,并附上相关个性化用药建议。“和我的预判方向基本一致,用药说明很精细,但细节上还需进一步完善。”孙丽玲一边说,一边在电子处方系统内增添相关监测条目,整个诊疗过程较往常缩短不少时间。
这一发生在社区诊室的智慧诊疗场景,正是栖霞区卫健委在全省率先落地的“AI 基层医疗”创新实践的缩影。今年初,栖霞区卫健委运用AI新技术在基层医院医生工作站中率先试点嵌入DeepSeekR1本地大模型,成为全省首个将先进AI技术系统化应用于基层诊疗全流程的区域,率先构建区域健康“智慧大脑”。
栖霞区卫健委相关负责人介绍,DeepSeek智能诊断并非替代医生,而是以助手的角色深度融合临床场景。对新手医生而言,它能提供结构化诊断框架,降低漏诊风险,加速临床思维养成;对资深医生来说,可帮助快速过滤冗余信息,聚焦决策关键点,帮助医生留出更多时间用于患者沟通;从诊疗流程来看,它还能通过“病历资料导入—AI分析—AI诊断生成”的全链路整合,显著提升接诊效率。
目前,该模型已覆盖栖霞区医院及所有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136个家庭医生团队。
在“让数据多跑路”的基础上,栖霞区卫健委还创新打造AI“健康管家”,打破传统就医局限,让医疗服务更高效、人性化。“我们深化AI技术赋能患者端,患者后续可通过小程序实现报告解读、智能导诊一键触达,推动AI技术更加普惠,让辖区更多居民享受到科技进步带来的健康红利。”栖霞区卫健委相关负责人举例说,在诊前智能预判方面,系统会为居民提供长期的健康管理,对一年内就诊超4次或出现特定症状组合的群体,智能推送家庭医生签约提醒;在诊疗中能精准导引,AI不仅能为居民推荐科室,还会结合既往病史提示相关信息;检查报告出具后,也可生成通俗版解读,确保诊后实现持续追踪,“还能帮我们分辨出有健康管理需求的人群,从而进行干预、管理,减少疾病发生,提升居民健康水平,降低居民的医疗费用支出,让AI技术不仅服务医生,更普惠百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