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一古城4000多具灭火器过期_古城里4000多具灭火器“过期”存隐患?四川阆中开门协商直击“痛点”消息关注度非常高,想要进一步了解这方面的最新消息,小编给大家整理出有关这方面的全部内容,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深入了解!
古城里4000多具灭火器“过期”存隐患?四川阆中开门协商直击“痛点”
封面新闻记者 谢杰
阆中古城,拥有2300多年的建城历史,是中国四大古城之一。古城核心区面积接近2平方公里,包含大小街道90余条,大部分建筑为木结构。因此,消防安全成为古城保护工作的重中之重。
### 古城消防演练与隐患现状
此前,阆中古城曾开展过多次消防演练,以应对可能的火灾风险。然而,随着岁月的推移,部分消防设备逐渐老化或失效。据相关资料显示,目前古城内共有6500多具灭火器,其中约4000具因长时间裸露于阳光下或其他原因导致无法正常使用,亟需更换。这一安全隐患引起了古城内4个社区负责人的高度关注。
### 专项协商会:直击消防设备过期问题
3月20日,部分阆中市政协委员在古城内组织了一场名为“古城保护与利用”的专项协商会,会上重点讨论了“阆中古城消防设备过期”这一紧迫问题。会议在阆中古城本源堂举行,吸引了众多相关部门及人员参与。
#### 议题一:学校门口安全管理
会议首先探讨了民族小学校门口接送学生高峰时期的安全管理问题。经过各方协商,很快达成了具体的解决方案。
#### 议题二:灭火器等微型消防设施更新
第二个议题聚焦于古城内灭火器等微型消防设施的更新问题。会议气氛略显激烈,主持会议的阆中市政协古城联络员将前期调研发现的问题抛出,涉及的社区、街道办、古城管理局、应急管理局、财政局等10多个相关单位展开了热烈讨论。
南街社区作为古城核心区最大的社区,其负责人表示:“按照工作要求,我们社区需要更换1200多具灭火器,但缺乏经费,不知如何解决。”此外,社区内的消防水喉、消防栓和消防扳手也存在一定程度的损坏,急需检修和更换。
凤凰楼、三陈街、内东街三个社区的负责人同样提出了类似问题。他们指出,社区共享灭火器的生产日期从2018年至2023年不等。根据阆中古城管理局和阆中市“双创办”提出的要求,古城内的灭火器使用期限不得超过两年。经统计,四个社区合计有4000多具灭火器已超过使用期限,面临“过期”问题。
然而,由于没有明确的责任归属和资金来源,这一问题迟迟未能得到有效解决。尽管协商持续了两个小时,但仍未得出明确的答案。
### 现场走访:灭火器状况堪忧
为了深入了解实际情况,封面新闻记者实地走访了阆中古城。沿景区主街道行走时,记者注意到街头巷尾每隔200米左右便设有灭火器。这些灭火器来自湖北、广东、成都等地,生产日期各不相同。例如,在武庙街,灭火器的生产日期为2018年;笔向街的部分灭火器则为2019年;双栅子街和北街的灭火器生产日期分别为2021年和2023年。
此外,记者在灭火器、消火栓和微型消防站等设备上发现了社区检查卡,卡片上记录了最近一次检查时间为2025年1月至3月,并有手写签字。但并未找到任何关于之前维修或更换内部溶剂的标识记录。
针对灭火器的使用期限问题,南充科技职业学院消防救援学院专职教师、一级消防工程师仵文庆解释道:“灭火器的生产日期通常标记在瓶体上,一旦超过使用期限,就属于报废灭火器,存在安全风险隐患,因此不能继续使用。”根据相关规定,不同类型的灭火器有不同的报废期限:水基型灭火器为6年,干粉灭火器和洁净气体灭火器为10年,二氧化碳灭火器为12年。同时,如果灭火器筒体出现严重锈蚀或凹坑等情况,也应立即报废。对于维修期限,水基型灭火器出厂满3年后每满1年需维修一次;干粉灭火器、洁净气体灭火器和二氧化碳灭火器则需在出厂满5年后每满2年进行一次专业维修。
### 社区痛点:高昂的维修与更新成本
内东街社区居委会副主任陈鹏分管社区安全工作,他坦言灭火器等微型消防设施问题是悬在他心头的一块“石头”。
陈鹏介绍称,内东街社区目前共有640具灭火器,按照两年的标准,其中600多具需要更换。“内东街辖区有3200余户居民和商户,其中近700户位于古城内。辖区内的共享灭火器最早一批于2018年2月投入使用,配置标准是一栋楼房至少挂两具,最大一处院落配置了14具。”
所谓“两年标准”,是指由于长期暴露在外且遭受暴晒,时间稍长便无法达到灭火要求,存在安全隐患。因此,2022年阆中古城管理局和阆中市“双创办”在消防安全工作中明确规定,古城内的灭火器使用期限不得超过两年。
陈鹏补充道:“前几年,古城管理局曾拨款给社区,用于巡查中发现的无气压或损坏灭火器的更换工作。但从2023年开始,此类更换工作几乎停止。”他还提到,2019年配置的微型消防车如今电瓶和显示屏均已损坏,轮毂也发生变形,急需修理。此外,辖区内101个消防水喉中有26个损坏严重,也需要更换。“内东街社区若要更换和维修这些设施设备,预计需花费约10万元,但我们无力承担这笔费用。”
### 政协委员呼吁:完善制度,明确责任
阆中市政协委员、保宁街道办事处党工委副书记柴福林也是“古城保护与利用”专项协商双组长之一。他对阆中古城消防设备问题进行了更全面的介绍和梳理。
“2018年,阆中古城建立了微型消防站,由保宁街道办统一采购灭火器并大面积悬挂于街头。”柴福林表示,社区成立消防站不仅增强了群众的消防意识,还提升了大家使用消防设备的能力,对及时处置一些小事故起到了重要作用。“但在日常使用和演练过程中,我们发现许多灭火器因长期暴露在外而出现结块现象,无法正常使用。”
柴福林进一步指出:“目前,整个古城共有6500多具灭火器,尚未进行大规模检修。按照有关工作要求,约4000具灭火器‘过期’需要更换。”经过摸排统计,古城内四个社区均存在烟感报警器维护、消防车辆维修、灭火器检修更换以及水喉水带更换等问题,预计资金缺口约为45万元。
然而,现行的《阆中古城管理条例》并未明确谁来管理和资金来源。古城消防救援大队仅负责自有专业设备和消防用水的管护,街头灭火器则由属地社区管理。但由于社区财政预算中未包含此项费用,也缺乏主要牵头部门,问题迟迟未能解决。因此,柴福林呼吁尽快从完善制度、明确权责和保障资金等方面着手解决问题。
阆中市政协委员、“古城保护与利用”专项协商组总联络员王波介绍,自2021年“有事来协商”平台启动以来,消防安全一直是重点关注领域。通过行业部门、专家学者、居民与商户以及外来游客的协商,曾成功推动解决古城初期火灾险情处置能力不足、智慧消防精细化管理等问题。
“在此次协商会上,财政局的相关负责人提出考虑将这笔支出纳入预算,这是一个积极信号。”王波表示,协商组将形成专项督办机制,将问题反映至主管部门,期望能够尽快推动问题的解决。
有关一古城4000多具灭火器过期_古城里4000多具灭火器“过期”存隐患?四川阆中开门协商直击“痛点”的内容就介绍到这里了,如果还想更多这方面的信息的小伙伴,记得收藏关注多特软件站!
了解更多消息请关注收藏我们的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