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市小阳春:真的来了吗?
各地的朋友们,从不同视角看,楼市的表现差异较大。有些地方已经回暖,而有些地方仍然冷清。为了更准确地了解当前的楼市情况,我们监测了全国14个重点城市的一手房和二手房成交量。
总体来看,春节之后每周的成交量都在环比上涨。然而,更重要的是与历年春节后的同期比较。今年春节后的第四周,14个城市的一手房和二手房交易总量大幅上升,但仍低于2023年春节后的第四周。2023年的春节后正值疫情防控解除初期,积压了几个月的购房需求集中释放,因此那一年的小阳春成色较高。相比之下,2024年的小阳春显得逊色不少。
去年九月底的新政出台后,全国主要城市的交易量在第四季度有所上升,春节后继续攀升,明显超过去年同期,这属于正常现象。
两种分化趋势
今年出现了两种明显的分化:
- 二手房强于新房:很多大城市今年节后二手房交易量大幅高于去年同期,但新房交易量却低于去年同期。
- 高能级城市表现更好:一线城市和强二线城市春节后反弹明显,而中西部地区、东北地区的弱二线及三四线城市则表现乏力。
这再次印证了一个基本逻辑:在全国楼市经历大幅低迷之后,在见底复苏初期,一定是高能级城市先见底、先复苏,然后是二线城市,最后是三四线城市跟进。因此,当前需要密切关注全国楼市的领头羊。
上海楼市的亮眼表现
以上海为例,今年春节后的四周内,二手房交易量大幅上升。尤其是节后第四周的成交量,不仅高于2024年节后第四周,还超过了2023年节后第四周。这意味着未来几周上海的成交量还会继续反弹,今年的小阳春成色将超过去年和前年。
对于有购房打算的上海朋友来说,早下手早受益。市中心的优质房源价格已经止跌,而远郊地区以及没有学区的老房子价格虽未止跌,但跌幅正在收窄。预计到2025年某个时间点,整个上海市的房价将总体止跌反弹。
主要城市的房地产市场景气度
根据我们的市场监测系统,当前全国50个大中城市的房地产市场景气度分为五个区间:过热、较热、合理、较冷、过冷。目前没有城市处于过热或较热区间。
- 处在合理区间的12个城市:四个一线城市(北京、上海、广州、深圳)和八个强二线城市(成都、天津、杭州、合肥、厦门、苏州、南京、青岛)。其中,深圳接近上限,楼市景气度最高;青岛、苏州、南京接近下限,刚走出较冷区间或近期在较冷与合理区间之间摇摆。
大部分城市仍处于较冷区间,还有少部分城市处于过冷区间。值得关注的是,东北地区的省会城市如沈阳、长春、哈尔滨,以及靠近东北的呼和浩特和最南边的海口等弱二线城市,还有南通、常州、温州、泉州、惠州、岳阳、洛阳等三线城市,都处于较冷或过冷区间,继续熬冬。
通过数据化的监测和模型处理,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全国主要城市目前所处的景气区间,并方便进行城市对比。尽管上述数据截至去年12月,但依然具有参考价值。
希望这些信息能帮助大家更好地理解当前的楼市状况,做出明智的决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