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违法行为不能规避查处_“磨标”“剪标”亦属违法,消费者需提高警惕! | 知产办公室本期为大家整理了关于这个方面的内容,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企业违法行为不能规避查处_“磨标”“剪标”亦属违法,消费者需提高警惕! | 知产办公室,欢迎大家的分享收藏哟!
“磨标”“剪标”亦属违法,消费者需提高警惕! | 知产办公室
### 销售“磨标”汽车配件是否合法?检察官为你解答
近日,上海市闵行区人民检察院审理了一起涉及销售假冒注册商标商品的案件。被告人吴某某及其公司因涉嫌销售假冒大众品牌的汽车配件而被提起公诉。检察机关在审查后认为,尽管吴某某辩称其对外销售的汽车配件已经自行进行了磨标处理,但以下几点事实表明其行为仍构成销售假冒注册商标的商品罪:
1. **商标标识未完全去除**:相关商标标识并没有完全磨去,仍然清晰可辨,具备一定的显著性。
2. **外包装上的商标标识**:汽车配件的外包装上依然有商标标识,且部分汽车配件(如主气囊)裸露在外,无法磨去商标标识。
3. **以品牌名义销售**:吴某某在销售所谓“磨标”的汽车配件时,仍然以大众品牌的名义进行宣传和销售。
综上所述,吴某某的“磨标”行为是为了掩盖售假的本质,属于明知是假冒注册商标的商品而予以销售的行为。因此,检察机关认定其构成销售假冒注册商标的商品罪。2021年12月31日,上海市闵行区人民检察院对上海某汽车配件有限公司及吴某某提起公诉。2022年3月4日,法院开庭审理本案,采纳了检察机关指控的事实、罪名及量刑建议,判处上海某汽车配件有限公司罚金人民币三万元,判处被告人吴某某有期徒刑六个月,并处罚金人民币三万元。
#### 消费者应注意的法律风险
检察官指出,消费者在市场上经常会遇到“剪标”“磨标”的商品并伴随打折销售,这类商品的销售或购买可能存在法律风险。根据产品来源的不同,存在以下几种情形:
1. **商标权利人或授权经销商进行“剪标”“磨标”**
商标权利人在处理过季、库存商品时,可能会将商标标识去除,目的是避免这些降价货品对正品销售价格造成冲击,不利于品牌价值的维护。如果权利人彻底去除标识,切断商品与其品牌商标、品牌企业之间的关系,则属于合法行为。
2. **品牌代工厂销售瑕疵或多余商品**
品牌代工厂将生产的瑕疵产品、不合格产品或超出订单数量的商品去除商标后销售。如果代工厂彻底去除商标标识并在销售时未以品牌名义进行宣传,则一般不构成商标侵权。但如果商标标识未彻底去除,或者即使彻底去除但在销售时仍以“某某品牌尾货”的名义销售,仍然会构成商标侵权。此外,这类商品可能存在质量问题,销售此类商品也有违法风险,若销售金额达到一定数量,可能构成销售伪劣产品罪。
3. **假冒注册商标的商品谎称正品尾货**
一些商家故意留下部分商标标识,使消费者仍然可以识别相关品牌,给消费者造成“似剪非剪”“似磨非磨”的错觉。这种情况下,商品本质上属于假冒注册商标的商品,构成商标侵权,若销售金额达到一定数额,则可能构成销售假冒注册商标的商品罪。此外,假冒注册商标的商品往往是三无产品,若存在质量问题,还可能涉嫌销售伪劣产品罪。
#### 法条解读
根据《商标法》第五十七条,以下行为均属侵犯注册商标专用权:
- 未经许可使用相同或近似的商标;
- 销售侵犯注册商标专用权的商品;
- 伪造或擅自制造他人注册商标标识;
- 更换商标并将商品投入市场;
- 故意为侵犯商标专用权提供便利条件。
根据《刑法》第一百四十条,生产者、销售者在产品中掺杂、掺假,以假充真,以次充好或者以不合格产品冒充合格产品,销售金额达到五万元以上不满二十万元的,处二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销售金额百分之五十以上二倍以下罚金;销售金额超过二百万元的,处十五年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销售金额百分之五十以上二倍以下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根据《刑法》第二百一十四条,销售明知是假冒注册商标的商品,违法所得数额较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或者单处罚金;违法所得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 检察官友情提示
**擦亮眼睛,认准正品**
不少消费者认为只有“大品牌”才会磨标、剪标,认为买到这样的商品就是赚到。但实际上,商家宣称的“磨标”“剪标”商品很难真正买到,“原单尾货”“品牌剪标”这些词往往代表的是“高仿”“A货”,甚至是假冒伪劣产品。检察官提醒广大消费者加强知识产权保护意识,在购买商品时仔细核查商铺经营资质,要求经营者提供商品的产地、生产者、检验合格等信息,确保购买到正品。
**尊重知产,诚信经营**
磨标、剪标往往是不法商家用来规避侵犯知识产权诉讼的惯用手段,通过“磨标”“剪标”吸引顾客,赚取不法利益。检察官提醒广大商家,君子爱财,取之有道。不守诚信或许可赢一时之利,但注定不会长久,更有甚者会遭受牢狱之灾。希望商家们能在日常经营活动中不以假乱真、不制假售假、不以次充好,尊重市场,尊重知识产权,赢得更多消费者的信任与支持。
供稿:闵行区检察院
编校:李邦硕
上述就是关于企业违法行为不能规避查处_“磨标”“剪标”亦属违法,消费者需提高警惕! | 知产办公室的全部内容了,希望能够有所帮助。更多相关攻略和资讯可以关注我们多特资讯频道,之后将为大家带来更多精彩内容。
了解更多消息请关注收藏我们的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