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宵节过完才过完年_专家谈“元宵过完,年才算过完”:中国人的“狂欢节”,之后该收心上班上学最近引发大家的关注,相信大家都想知道这件事会有怎么样的发展?下面就让小编为大家介绍一下,一起来看看吧。
专家谈“元宵过完,年才算过完”:中国人的“狂欢节”,之后该收心上班上学
元宵节是中国农历中的重要节日,也是春节年俗的最后一个重大节令。根据《说文解字》的解读,“元”为开始,“宵”为夜晚。自汉代太初历法制定并颁行以来,元宵节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近日,南开大学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刘建华在接受九派新闻采访时,详细介绍了元宵节的起源、历史、传统习俗和文化内涵。
### 【1】“以闹为主”的元宵节
刘建华指出,元宵节的一大特点是“以闹为主”,活动形式丰富多样,包括男女老少出门赏月、放烟花、赏花灯、猜灯谜、舞龙、舞狮、踩高跷、社火表演等。它不仅是中国人真正意义上的“狂欢节”,还表达了人们对丰收年的祈愿。其中,最热闹的习俗莫过于“赏灯”。历代元宵节都有赏灯的传统,因此这一天也被称为“灯节”。
当前,国内比较有影响力的灯会包括北京的北海公园元宵灯会、四川自贡灯会、哈尔滨冰灯节以及福建莆田的元宵节等。这些灯会不仅展示了精美的花灯,还吸引了大量游客前来观赏。此外,赏灯夜这一场景也成为文人墨客钟爱的题材。例如,欧阳修的“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以及辛弃疾的“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都是对元宵节夜晚情景的经典描绘。
### 【2】南北元宵节食俗相同又不同
元宵节不仅有丰富多彩的活动,还有吃元宵(汤圆)的习俗。刘建华介绍,这一习俗可以追溯到宋代,当时元宵被称为“浮元子”,生意人还美其名曰“元宝”,寓意团圆和美满。有趣的是,中国南北方的人们在称呼和制作方式上有所不同。
北方人常称“吃元宵”,而南方人则多称“吃汤圆”。两者的制作工艺和口感有显著区别。北方的元宵是“滚”出来的:先将馅料切成小块,蘸水后放入糯米粉中反复滚动,使其逐渐裹上糯米粉,形成圆球。而南方的汤圆是“包”出来的,类似于包饺子:将糯米粉加水和成面团,揪成小块后包入馅料,再搓成圆形。汤圆的外皮光滑细腻,口感软糯。但无论是元宵还是汤圆,它们都象征着团圆和美满,寓意着全家人团团圆圆、和睦幸福。
### 【3】元宵节后的回归与展望
元宵节不仅在中国大陆和台湾地区盛行,也在海外华人聚居区受到高度重视。2008年6月7日,国务院批准将元宵节(永昌县卍字灯俗)、元宵节(闽西客家元宵节庆)、元宵节(马尾·马祖元宵节俗)等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展现了元宵节丰富多样的民俗魅力。
近年来,元宵节承载了更加丰富的情感和美好的愿景。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春节往往从小年当天开启,经过一连串的庆祝活动,直到正月十五元宵节才正式落下帷幕。正如俗话所说:“元宵过完,年才算过完。”
刘建华认为,元宵节是春节假期极为关键的一天。年过完了,一切回归正常。该上班的收心去上班,该上学的收心去学习,打工的人也陆续出门打工。它用热闹的烟火和团圆的氛围,向人们传递着生活的哲理:人这一年,应当张弛有度,既要在奋斗的征程中全力以赴,也要懂得在适当的时候停下脚步,放松身心。而元宵节给予的这份放松,恰恰成为我们在新的一年里精神饱满、全神贯注投入工作与学习的动力源泉。
九派新闻记者 李恺 武菲菲
编辑 任卓 吴迪
【来源:九派新闻】
关于元宵节过完才过完年_专家谈“元宵过完,年才算过完”:中国人的“狂欢节”,之后该收心上班上学的内容小编就阐述到这里了,希望本篇的信息能够解答大家目前的疑问,想要更多最新的内容记得关注多特软件站哟!
了解更多消息请关注收藏我们的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