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工程师手工研磨精度可达微米级_用手研磨0.05微米精度,比机器加工精准10倍,航天研磨师的中国精度

中国工程师手工研磨精度可达微米级_用手研磨0.05微米精度,比机器加工精准10倍,航天研磨师的中国精度本期为大家整理了关于这个方面的内容,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中国工程师手工研磨精度可达微米级_用手研磨0.05微米精度,比机器加工精准10倍,航天研磨师的中国精度,欢迎大家的分享收藏哟!

用手研磨0.05微米精度,比机器加工精准10倍,航天研磨师的中国精度

### 中国航天研磨师的匠心传承

在中国航天科工二院699厂,一间简陋的恒温室里,几张旧木桌、两块棋盘大小的金属板、一罐比PM2.5还要细的金刚砂和一个需要研磨的零件,构成了中国航天最精密的“车间”之一。这里没有高科技设备的喧嚣,只有研磨师叶辉用双手创造的微米级精度。

#### 研磨技艺的传承与挑战

1997年,刚毕业的叶辉被分配到研磨组时,研磨工种正面临着“失传”的危机。这项高精密加工技术完全依赖手感,枯燥、累人且上手慢。当时,厂里精通这门手艺的只剩一位老师傅,他已经退休但因工作离不开他而连续返聘了五年多。由于体力和精力大不如前,老师傅难以支撑长期高强度的工作,谁来接班成了亟待解决的问题。

叶辉接手了一堆报废的量块、两块铁板和一罐沙粒,刚开始满腔热情,但一个月后,他的热情被单调乏味的工作消磨殆尽。“每天就是磨废铁块,又枯燥又累人,还没有一点成就感。”叶辉回忆道。其他工种上手一年就能独立工作并养活自己,而研磨则需要几年的练习和肌肉记忆积累,规定学徒期间不能研磨成品零件。

面对叶辉的倦怠,师傅用激将法劝他放弃:“这个精度你干不了的。”然而,天生不愿服输的叶辉选择了坚持。“老头儿知道我是什么样的人,所以总是给我设置难题,说我不行。”作为闭门弟子,叶辉不想让师傅失望。五年后的一天,师傅递给他一大盒五等量块和一台光学仪,宣布他可以正式修量块了。

#### 意外与重生

出师后的叶辉意气风发,梦想着大展身手时,一次意外却严重损伤了他的右手。手掌贯穿,三根手指筋断,仅剩拇指和食指可以活动。医生诊断手术康复后也只能恢复五成功能,右手无法正常伸展,更别说工作了。五年的努力眼看就要付诸东流,叶辉一度认为这辈子与研磨无缘。

“你要是放弃了,二院这一脉就彻底断了!”师傅特地来到医院留下这句话。从此,那张陪伴了叶辉五年的平台成了他最好的理疗机。他强制自己右手全开,按压平台,重复熟悉的动作。“疼啊,抽筋一般的疼,磨几分钟就一身汗。”整个理疗过程持续了三个月,叶辉每天准时来到工作台前,手掌从勉强半开到全开,再到恢复正常伸展,连医生都称之为奇迹。

康复后的叶辉仿佛突然开了窍,零件厚薄的变化他一摸便知。这种感觉让他更加自信,也让他对研磨有了更深的理解。

#### 打破垄断,展现中国精度

高精度零件研磨完成后,长度、平面度、硬度等参数需要相应的仪器检测。长期以来,检测仪器被国外垄断,中国工人研磨出的零件只能送到国外检测,成本极高。为了打破这一局面,许多中国企业试图研制高精度检测仪器,但其核心零件非常复杂,凸面加工精度需达到0.25微米级别,并保持绝对镜面。

外国企业不相信中国能达到这样的精度标准,甚至直言:“中国永远也做不来这样精度的零件!”叶辉骨子里有一股不服输的劲儿,“我就不信,这活儿我们接了。”拿到零件后,他静坐三天,仔细打量,直到心中有数才动手。最终,零件加工完毕后送往国外测量,精度等级超出要求一倍。

“中国的手艺人不比他们外国差。”测量结果传回国内,叶辉满脸自豪。

#### 代代相传的航天精神

中国航天人是一代代执拗执着的劳动者。在叶辉工作的中国航天科工二院,从叶辉师傅那一代人口中就传下一句话:二院人这一辈子,生在永定路,死在八宝山。叶辉的师傅60岁遇到了关门弟子叶辉;如今的叶辉,却还未找到自己的接班人。

叶辉说,航天研磨很枯燥,很寂寞,还得动脑子,不能觉得累。但做好了,你能骄傲地告诉世界:这就是我们中国的精度。

上述就是关于中国工程师手工研磨精度可达微米级_用手研磨0.05微米精度,比机器加工精准10倍,航天研磨师的中国精度的全部内容了,希望能够有所帮助。更多相关攻略和资讯可以关注我们多特资讯频道,之后将为大家带来更多精彩内容。

了解更多消息请关注收藏我们的网站。

上一篇: 金饰挂牌价逼近850元_金价疯狂刷屏,逼近850元!“蛇金”“小克重”热销,有卖场“春节不打烊”!国际投行:做多黄金
下一篇: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