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历史人口变化曲线图(450年日本人口变迁1200万-1亿-1.28亿-1亿)

明治维新之后,民众的生活条件大大改善,人口增长极快。1873年日本人口3340万,1967年日本人口超过了1亿。不到百年,人口三倍。日本人不爱生育?这一时期的日本出生率傲视全球!明治时代出生率最高的一年是1911年,出生率达14.6‰,世界第一。自大正十四年(1925年)到昭和十年(1935年)间,年平均出生率达13‰ 。

人口过快膨胀,让日本感到资源和就业紧张,国民都不堪重负。日本75%的陆地面积是山地,在狭窄且资源贫乏、可耕地很少的国土上,随着人口的激增,日本成为世界上人口密度最大的国家。

对比其他发达国家19世纪的可耕地人口密度:

1840年美国为2人/平方公里,1841年英国为23人/平方公里,1856年法国为39人/平方公里,1882年德国为66人/平方公里,

1885年日本为319人/平方公里!

1927年田中义一内阁通过了“人口食粮问题解决案”,其中规定日本在三十年内将投资27亿元,用于奖励移民殖民事业。日本借此向欧美列强表明:“日本人口过剩,非得寻求殖民地不可,若果英属殖民地和美国不肯接收日本的移民,则不得不允许日本向中国发展”。

1905年日俄战争以后, 日本继承了俄国在中国东北南部地区的所有权利。为了壮大日本在中国东北的实力,并通过东北辽阔的土地解决日本的“人口过剩” 问题,在日俄战争后不久,就通过“南满洲铁道株式会社” 谋划向中国东北移民。

1920年代,一首在日本广为流传的《马贼之歌》唱到:“我要前去你也去,狭小日本无生计。隔海彼岸是中国,四亿民众期待我……”。

另外一首《壮士歌》煽动道:“日本的命运在满洲,日本的未来在满洲,热血好男儿,要把鲜血和生命抛在满洲”。

日本政府陆续于1936年时将2万名举家移民者、1938-1942年之间20万名农业青年送往东北各地。除开拓团外,还有大批日本军政人员、工商界人士也纷纷移居。截止1945年底,日本向中国东北移民人数达166万人,其中农业移民达32万人(一说27万人)。

随着1945年日本战败,作为“国策” 的“满洲移民”政策以彻底失败而告终。日本战败时,大多数移民被他们的政府抛弃,其子女成为被遗弃在大陆的“残留孤儿”。电视剧《小姨多鹤》的故事背景就是1945年日本战败,在黑龙江的日本开拓团村民逃难,竹内多鹤在逃难中被当地中国家庭收留。

28年日本人口总量达到顶峰,约为1.28亿。日本人口从此进入了一个死多于生的阶段。

日本65岁以上的老年人口总人数预计2045年前后到达顶峰,然后总人数下降。

据联合国相关预计,2045年后日本各年龄层人口比例趋于稳定。届时日本的总人口也将回到1967年左右的1亿左右。

上一篇: 7座纯电动车有哪些品牌(7座纯电动汽车有几款)
下一篇: 九龙拉棺棺材里面装的是什么(遮天九龙拉棺拉的是谁)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