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德勒的名单》这部点影其实早已听说,初三的时候看过一次,只是觉得电影中的辛德勒很伟大,当时的感受其实很浅。在大一第一学期,老师带领我们又看了一次,边看边解说,对这部电影又有了重新认识 。

这部电影采取黑白颜色,唯有的色彩就是一个小女孩衣服的颜色,还有最后犹太人被解放了的色彩,有人说导演采取黑白色是因为当时还没有彩色,也有人说是因为影片的战争太过于血腥,这部电影中,最独特的莫过于黑白色和红色的对比,全片采用黑白色,让人看了有一种压抑,沉重的感觉,而小女孩的红色更是当时人们对生命的渴望,最后小女孩唯有的红色也变成了黑白色,也寓意着她被杀的必然,最后的希望也被摧毁。影片结尾,犹太人被解放,彩色也出现了,也寓意着生的希望,生命被解放。看到最后,我不禁潸然泪下,辛德勒从一个以赚钱为主的商人到最后成为救了一千多个生命的圣人 ,战争不可避免,但是战争中存有的善的人性是令人渴望并且尊敬的。战争是残酷的,从历史上我们得知,被杀的犹太人多达6多万,在影片中,我看到一个即将被杀的老人,可是幸运地进入了辛德勒的工厂,他被救了,一直在当面感谢着辛德勒,从这样小小的事件,我们也同时看到了战争中善的存在,导演运用的非常好,将战争和善意的举止做对比,也体现出人性的光辉。导演对于辛德勒这个人的内心活动表现得很好,开头他只是一个商人,他知道战争,但是这与他并没有关系,他只要从中谋利就行了,赚到自己应有的钱,可是在他的身边却有着一个犹太会计,并在时时护着他的周全,这说明他内心其实存在着本性的善意,在他看到这个红衣小女孩后,他渐渐有了改变,不仅是内心的,更是行动上的改变 ,第一次看到这个红衣小女孩时,当内心希望她不会被杀,再次看到这个红衣小女孩时,她已经要被推入焚尸场,这次更是激发了他内心的善性,不能坐以待毙,就这样,他慢慢的救着更多的人,其实,他并不是“救世主”,他虽平凡,但更伟大。导演用着一个人的渐变的过程,没有刻意突出辛德勒的伟大,更是站在一个正常的商人的角度来描绘人性。 还有一个片段,当士兵们惨无人道地杀人,大刀挥舞,血流成河,有一个德国军官却在房间里弹着钢琴,两个镜头交叉进行,反复对比,更是突出了战争的残酷 ,战争对生命的不敬,对生命的摧残,让人感受到压抑,心痛。当官兵招募技术工人时,人们满怀希望述说着自己的技能,想拿到一张工作证,影片中有一个犹太人说自己是 地理和哲学老师,却被告知没有什么用,不能拿到工作证,也显示出当时的社会现实,有技术,有创造价值才是德国人的目的,教育,思想这些根本不被重视,其实,看到这里,我为那个教师感到心酸,也隐约感到有一点可悲,国家之间的利益战争,却要这些无辜的老百姓买单,付出生命代价。


其实,在影片中,导演也给予了爱情的诠释,这个人就是德国军官西蒙,在第一次见到犹太人海伦时,他害怕把感冒传染给她,他喜欢上了海伦,将海伦选为他的佣人,可是,在战争的环境中,这样的爱情又怎能长久下去呢,且不说西蒙自己有没有能力去维持,就连海伦是一个犹太人都难以接受,他讨厌犹太人,他憎恨犹太人,不管对方是谁,所有的爱就化成了暴力,殴打,辱骂,在辛德勒要带走海伦时,他不愿意,幻想着将海伦带到维也纳,但其实他自己也知道这根本就不可能,但好在海伦最后被挽救,活了下来。在当时战争的这种情况下,每个德国士兵,军官都显得没有人情味,都是冷血的,暴力的,但其实导演在刻画西蒙时,也表现出了人性的变化,起初,他是一个只知道杀人,冷漠的军官,但是在辛德勒的一次次引导下,他渐渐知道了收手,片刻的生命也是生命,当工人做错事情时,他能够放他们一条生命,当小男孩试图解释浴缸事件时,他能够忍让,但在得知真相后,小男孩还是难逃一死,从这些都可以看出,其实,人都是有血有肉的,可是,在战争的情况下,有些观念已经深入骨髓,难以抹去,影片结尾,犹太人被解放,西蒙被杀,战争总会结束,正义也终将来临。

影片中,导演对于一些细节运用地很好,当军官们要检查剩存的犹太人时,一个小男孩说这里已经被检查过,没有人了,其实,小男孩是在保护一对母子,更体现出战争中仅存的爱的光辉,战争是残酷的,可是善良却是令人尊敬和拥护的,在更多犹太人被辛德勒救了之后,有一个女人求他救救自己的父母,但是被辛德勒拒绝了,还扬言要抓了她,其实,每个人都不是圣人,导演没有夸大辛德勒的伟大,从一个正常商人的角度,从侧面体现人性和辛德勒的变化。为了救那些犹太人,辛德勒一一列举出被抓犹太人的名单,将他们解救出来,影片最后真的很令人痛心,本来他是一个坚强无比,只为谋利的商人,可是在离开之际,那高大的身影却弯了下来,哭成了泪人,还在懊悔自己做的不够,没有解救更多的犹太人,其实,在当时,这剩下了 4多的犹太人,他解救了1多犹太人,救了4分之一的犹太人,辛德勒为他的救赎行为已经竭尽所能,他的全部财产已经用于挽救犹太人,可是,现实永远不会像电视剧那样美好,每个好人就会有好的结局,最令人难过的是,现实中的辛德勒最终倾家荡产,妻子也离他而去,没有儿女,一贫如洗,仅仅依靠犹太人的救助生活,他后半生孤单,寂寞,还经常遭遇纳粹党的攻击,最后无依无靠,度完了他的一生。

辛德勒虽然去世,但他却留下了永久的价值,他用自己有限的时间挽救了更多人的生命,即使逝世,但终将名留历史,永远让后人称赞,在那个冷酷,惨无人道的战争中,也会有善的人性。影片最后,犹太人被解放,好像也让观众如释重负,被解救的犹太人唱着歌一起走着,所有的黑白色都变成了彩色,战争结束了,生命被解放,希望即将到临,在辛德勒去世后,那些曾经被救下来的犹太人看望他,每个人在他的墓碑上放着一颗石头,象征着对死者的纪念和尊重,影片中有一句话,“当你救了一个人就等于救了全世界”,每个生命都是可贵的。 这部影片获得 第66届奥斯卡金像奖最佳改编剧本剧本,最佳配乐等多项大奖,剧中的配乐也是特别感伤,导演本身也就是犹太人,他是经历过战争的,可能他是能够真心体验犹太人的感受。看完这部电影,泪流满面,心里有种说不出的压抑,真的不能想象当时的人经历了怎样的折磨,多么痛苦,写这篇影评时,对于这部剧又有了更深的感悟,心里感到酸酸的,又联想到当年的南京大屠杀,人们的生命被无情的践踏,战争对于国家利益来说可能时有益的,可是与那些无辜的人们 又有什么关系呢。历史上,南京大屠杀时,有一个德国人拉贝也救了南京好多人,我们从不忘记,这次疫情,中国政府也给予拉贝的医生孙子很多的医疗物资,即使相隔两代,但是爱与善良,感恩却没有相隔。影片不仅记录的是历史,更是诠释着人性,战争对于人类的代价实在是太大了,辛德勒已经成为一种象征,后人从不会忘记,会将爱传承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