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阅读简介:
- 1、区域化探
- 2、化探在区域地质调查中的主要任务
- 3、化探资料数据处理
- 4、如何理解油气地表化探?
区域化探
概述 1985年前进行的1∶5万宝安等4图幅区域地质(矿产)调查中,化探工作选择以地球化学水系沉积物测量方法为主,并配合重砂测量,填补了未开展系统化探工作的空白区。
澜沧老厂铅锌银矿床 老厂矿床本身形成的区域化探异常呈北东向展布的纺锤形,矿区外围还有一系列相似的异常,包围矿床形成的主异常,构成卫星式排列的异常群(图5-1)。
区内水系发育,二级水系上游及大多数一级水系不明显且冲积砂砾少见,多被沼泽所替代,沟内多为泥炭、有机淤泥和多年宿根性草本植被。森林沼泽景观区域化探工作方法以水系沉积物测量为主,土壤测量为辅。
表3-3 化探异常综合特征表 艾梅尔多元素异常区经新疆地质矿产局第四地质大队1993~1994年的1∶5万区域地质调查工作,已发现北北东向的两条矿化蚀变带(图3-3)。
年谢学锦提出1:20万区域化探全国扫面计划。
化探在区域地质调查中的主要任务
1、地质科学有三大任务:一是找宝(资源、能源)、二是防灾、三是保护环境;这三项任务的完成都是要先行通过区域地质调查工作来完成。
2、城市区域物化探是城市区域地质调查中的一个组成部分,是城市区域地质调查的先期工作。
3、随着化探手段日益改进,地质找矿效果越来越明显。土壤测量法找松散层覆盖下的矿体;水化学法找钾盐矿床;壤中气体测量找隐伏矿体均属有效的找矿方法。
4、样品采集点的布置方法一般有随机采样、剖面法采样和专门性地球化学测量。地表化探包括原生晕、次生晕、分散流等。地下化探包括测井、坑道与地面剖面结合。室内样品加工包括磨制光薄片、样品粉碎、单矿物分选、特殊的样品制备等。
化探资料数据处理
化探资料数据处理的目的有两个,一是分离地球化学背景和异常,二是确定与成矿有关元素的共生组合规律。在本次研究中,对化探资料数据主要进行下述3种方法的处理。
克立格法包括普通克立格、泛克立格、指示克立格等基本方法,是把地球化学数据看作一种区域化变量,因而在对化探数据进行处理时,既对数据进行随机分析,又对数据进行结构分析,并借以制定正确的估值方案。
相关分析研究变量与变量之间的关系,这是整理化探资料一定要碰到的问题,例如各指示元素之间的消长关系,次生晕总金属量与矿床规模的依赖关系,铁帽中残存金属含量与原始品位的关系等等。
从奥什克山幅(1:20万)物化探异常资料中获取有价值的信息,专题组委托长春地质学院综合信息矿产资源预测研究所对奥什克山幅(1:20万)航磁、化探资料进行数据处理。
地球化学资料概况 本次研究共收集到整个藏东1:20万区域化探数据、川西5个图幅的1:20万区域化探数据、东经96°~99°和北纬28°~32°40′间1:100万区域化探数据(表5-6)。数据格式以网格数据为主。
如何理解油气地表化探?
1、图29 地表化探油气埋藏于地下深处,与地表之间存在不同的压力差,因此,油藏中的油气常常沿着地下岩层中的断裂和裂缝向地表扩散、渗透到地表。
2、地面化探又称为地球化学勘探,是确定一个盆地或区块的地下岩石中是否具有油气藏赋存的重要手段之一。该方法已广泛应用于低勘探程度区和成熟探区(刘崇禧等,1999)。其目的是通过化探异常的圈定及分布特征的研究,查明与油气间的关系。
3、油气化探就是通过探测油气微渗漏产生的地表及井中异常来预测地下的含油气性。 烃类渗漏是多种机制和多种途径运移的综合表现,至少存在以下三种运移机制: 1)扩散运移。
4、因此,笔者从深入研究、探索,不断完善方法技术的角度,对地表化探普查预测油气藏的效果进行分析,以探讨油气化探异常与深部构造及油气藏的内在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