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网11月13日讯沂水农商银行始终坚守“金融为民”初心,将防范打击电信网络诈骗作为重中之重,通过强化风险排查、深化警银协作、建立高效沟通等一系列有力举措,彰显了守护群众“钱袋子”的坚定决心。
由于反诈工作表现突出,沂水农商银行先后被临沂市金融监管分局、临沂市打击治理电信网络新型违法犯罪工作联席会议办公室、山东省打击治理电信网络新型违法犯罪工作厅际联席会议办公室、山东省公安厅通报表扬4次,多个成功拦截案例也被省联社作为警银联动典型案例,为反诈工作贡献了积极力量。
警银联动辨诈迹,3.5万元涉诈资金被“截停”
在守护客户资金方面,沂水农商银行始终保持高度警惕,用专业细致的排查做好防范,与警方紧密配合同向发力,织密反诈防护网。
2025年6月25日,客户赵某某来到姚店子支行柜面,要求取现3.5万元。工作人员在办理业务时,首先核查了赵某某的账户交易流水,发现其账户全年交易频次少、金额小,此次大额取现与日常交易习惯明显不符。面对工作人员“资金来源及用途”的询问,赵某某称资金是西安亲属借款用于治病,并提供了病历。
但工作人员并未放松警惕,进一步索要亲属联系方式核实情况时,发现号码归属地与赵某某所述的“西安”不符。更关键的是,工作人员在赵某某手机中发现了“乡村振兴扶贫”诈骗软件,以及大量诈骗分子诱导其取现的微信聊天记录。种种疑点叠加,工作人员立即判定该笔资金涉嫌诈骗,第一时间联系辖区院东头派出所。民警到场后,经问询核实,确认该3.5万元为涉诈资金,阻止了取现,随即将赵某某带走调查。
在业务办理中,沂水农商银行以交易流水核查和资金用途细节追问的方式排查风险,不被表面材料迷惑,主动深挖可疑线索。第一时间与警方反馈风险、配合处置,将反诈工作落到实处,彰显了打击电信诈骗的专业态度与坚定决心。
跨网点协同溯源,20万元涉诈资金“零流失”
从识别疑点到跨网点共享信息,再到与警方快速联动,沂水农商银行用全链条协作,将反诈责任落实到每一个服务环节。
2025年7月12日,客户张某某到正阳路分理处,要求支取前一日预约的20万元大额现金。工作人员核查发现,该笔资金于7月10日17时许从他行汇入,当询问交易对手信息时,张某某称是“亲戚”,却拒绝提供亲戚联系方式,且情绪异常激动,随即离开。工作人员敏锐识别出可疑,第一时间将疑点信息共享至运营副行长微信群,提醒大家注意此笔可疑交易。次日,张某某又来到龙家圈支行,再次要求支取20万元现金。工作人员根据正阳路分理处共享的疑点信息,立即开展尽职调查,可疑点仍未排除。为避免打草惊蛇,工作人员以“现金不足需调拨”为由稳住客户,同时联系辖区龙家圈派出所。
民警到场后,经查看张某某的微信聊天记录,逐步揭开了事实真相。原来,张某某被所谓的“军官”网恋对象利用,意图转移涉诈资金。最终,民警将张某某带走调查,成功拦截20万元涉诈资金。
沂水农商银行建立跨网点疑点信息共享机制,实现风险线索的“无缝传递”。在处置过程中,既保持对风险的高度警惕,又采用灵活方式稳控客户,避免资金转移,有效拦截大额涉诈资金。
快速响应精准拦截,46.79万元被骗资金成功挽回
从察觉业务异常到果断阻止风险,再到与警方快速联动处置,沂水农商银行用专业警觉和高效协作,成功为客户挽回经济损失。
2025年8月12日,客户石某到沭源分理处申请关闭小额免密支付功能,声称抖音会员到期,关闭免密功能后才可以关闭续费功能,否则每月扣费800元。工作人员察觉异常,同时发现其手机装有“享脉”可疑APP。经继续询问,石某自述遭遇所谓“抖音客服”诱导,对方让其下载“享脉”APP。沟通期间,诈骗人员通过该APP来电,石某手机黑屏并显示“对接服务中心网络,请勿触碰手机屏幕防止业务中断,保持手机电量充足”文字,诱导其输入密码,且无法挂断电话。
工作人员及时阻止客户输入密码并迅速报警,民警到达现场后确认客户下载了不明木马病毒软件,诈骗分子已远程控制手机,经多次尝试解除远程控制失败。考虑到客户在银行账户中存有大额资金,在民警见证下将客户账户中8.79万元活期存款取出,对客户38万元定期存款进行了临时管控,成功避免客户资金损失46.79万元。
沂水农商银行始终保持对各类诈骗风险事件的高度警惕,在日常业务办理中细致排查异常情况,积极采取管控措施,遇到突发风险时快速响应、高效处置,为维护金融安全和群众财产安全筑牢安全墙。
沂水农商银行将始终以守护人民群众财产安全为己任,持续深化警银联动机制,通过精准的风险识别、高效的跨网点协同与快速的应急响应,打造金融安全屏障。下一步,沂水农商银行将不断提升反诈工作的专业性与前瞻性,为维护区域金融稳定、保障客户资金安全保驾护航。(本网记者)
责任编辑:王军


